数据显示中国书业负增长:进入“衰退”期?

14.01.2014  14:32

2013年度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关键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同比增长-1.39%。或者,简化点儿说,2013年以实体书店为渠道而发行的纸质图书市场萎缩了。

越来越多的证据正在指向一个推测:2013年至少对中国出版业来说是一个“小时代”。在刚刚落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中国权威图书市场零售数据服务机构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关键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同比增长-1.39%。或者,简化点儿说,2013年以实体书店为渠道而发行的纸质图书市场萎缩了。这是过去6年间同一数据继2012年以负数示人之后的第二次亮出红灯,它也许预示着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未来:在内外因素作用之下,传统出版业淡出历史的大趋势或许不可回避。

开卷公司1998年设立的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目前覆盖2000多家地面书店、20余家网上书店和10余家馆配商。可以说,它的监控数据足以代表在教育和专业出版之外的中国大众出版市场主流。开卷每年年初都要发布报告,对上一年图书零售市场给出量化分析数据。如果将近十年这一报告发布的中国图书零售市场销售总额串联起来分析,就会发现,在中国书业进入市场化运作的初期,即2002年至2007年间,排除2003年“非典”年份和2005年增速回落之外,在其他年份,中国图书零售市场销售总额还在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其中,2007年达到峰值11.18%。

但是,2008年是一个巨大的分水领。在全球金融危机阴影下,中国书业也受到影响,图书零售市场增长突然降至4.44%,而且一路坠落,2009年减为4.21%,2010年仅为1.38%。虽然2011年稍有提振拉高至5.95%,但是2012年再陷深谷,而且首次出现“赤字”——负增长1.05%,可忧的是2013年这一趋势依然没有得到缓解。

如果说,2008年是金融危机将此前不正常高速增长的中国书业拉回一个理性的成熟阶段,那么,2012年是否又是一个新的节点?我不想用“衰退”这个词。但是,还能用什么词呢?我最近注意到一个现象,在《新京报》发布的2013年畅销书排行榜上,老书特别显眼。据统计,在20种总榜书目中,2013年出版的新书仅为7种。“这是2013年的榜单吗?”一位榜评人如是发问是有道理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还有待各界研讨。但是,对于一个创新力量不足的产业来说,“衰退”想是必然趋势。

近日媒体正在热炒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中“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的利好新政。但是,这个政策的潜台词是目前书业分销业正受到巨大威胁。我开始以为它只保护实体书店,细看才知,网络书店也在受惠之列。

为什么是这样的?只要在坐公车的时候稍看一下周围就知道了:当手机时代真正来临之时,传统商业逻辑及建构于其上的产业都将灰飞烟灭。1月10日,中国移动推出手机阅读品牌“和阅读”,誓言豪投2亿元补贴WAP和客户端产品推广。再想想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以硬软件攻略即将引发的互联网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版业何去何从”的问题好像已经快理出头绪了。

如今投资界常说,要想获得风投就要和纸书告别。其实真正让我们迷恋的不是纸书,而是知识,管他什么形式呢。(公权)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