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发:“数钱数到手软”是看得见的改革红利

16.01.2014  12:28

  昨天上午,凉山州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召开2013年分红大会,分红金额达1311.5万元。现场,重达312斤的人民币现金一捆捆整齐地放在台上,340余户入股村民排队领钱,最多的一户领到了30万元,最少的也有近万元。有村民说,数钱数到手都软了。(1月15日《华西都市报》)

  这个新闻充满喜气。按说村民发钱,从“便民”角度看完全可以把钱直接打到村民个人账户上,既无需从严看守,也无需数钱数到手软。但话说回来,村民现场发钱更有气氛,更有“观感”,想必即使手发软也愿意吧。

  村民喜领1300余万现金的消息经华西都市报微博发出后,立即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对“土豪”“羡慕嫉妒恨”。这样的“晒富”也难怪,谁不想得到这样的“年终奖”。我们不能止于“嫉妒恨”更需反思财富是如何获得的。

  当然是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红利”许多地方都在转变发展方式,都在搞跨越式发展,都在经济强市。但是有的地方却是走错路走歪路。一些地方的发展却是对农民掠夺式发展,强拆强迁,逼民上楼,生态恶化,失去了“乡愁”。发展是硬道理,还要加上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成果和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带来的经济发展其实可以多样化。国营经济,集体经济,私有经济,外资经济,股份经济,其实可以百花齐放。建设村的发展模式就值得借鉴。该村探索出“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进行土地、产业和资金的复合性流转。3年时间,合作社就创造了良好的效益。村民入股后,不参与管理,不论合作社盈亏,保证年底分红。这就是一面生动的改革旗帜。

  类似的红旗村还有很多,譬如武汉余家头村村民年终发金条,还有华西村、南街村等等,都是改革以来的杰出代表。党的十八大旗帜鲜明地表明:改革的目的是让人民更幸福,拥有更多的福利!“数钱数到手软”就是人民看得到的福利。但愿这样的地方越来越多,改革红利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