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鹞:MBA考试作弊根源在唯“文凭”是举

14.01.2014  13:08

  央视昨日报道称,2014年1月初的MBA招生考试哈尔滨理工大学考点附近出现不止一个神秘“作弊电波”。北京一家名为智恒知艺术培训中心的考试培训机构涉嫌通过考前发放无线电作弊器材、考中传送考试答案等方式,组织部分考生在该考点作弊。(1月13日《新京报》)

  考试作弊,自古到今,一直都有,从未根绝。而像哈尔滨理工大学MBA招生考试这样利用高科技手段群体作弊的事件,还是绝无仅有。按理说能来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至少应该是大学毕业生,而且不乏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社会阅历,都要高人一等。而且他们也明知弄虚作假不对,一旦被发现,有可能会导致身败名裂,后果如此严重,为何还会有这么多人铤而走险呢?说到底,根源在唯“文凭”是举的用人机制上。

  目前,不管是招聘,还是升职,首先要求的都是文凭,不过这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基本的文化素质是从政、经商的必备条件。但是在有些企业,包括一些跨国大公司,对职业经理人或高级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已经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非MBA不要,只有当你拥有了MBA学历,才具备了和企业谈薪论资的资格。因为在他们看来,取得了MBA学历的人,就是德才兼备的人,企业选择这样的人才,就意味着企业即将迎来成功和辉煌。

  其实,这是一种近似于病态的顶礼膜拜,因为MBA在美国的成绩斐然,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众多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商界精英,所以,这些企业认为,MBA的神话在中国一样可以复制,以至于他们只认文凭,而忽略对真才实学的考核。

  正是迫于这种压力,很多人开始打起了MBA证书的主意,但是他们又不愿静下心来好好的学习,而是想走捷径,尽快混个文凭。作为学校也能看懂这部分人的渴望,以及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利益,但是学校又不能自贬身价,降低MBA的“门槛”。于是,各种培训机构就应运而生。

  考生只管出钱,培训机构运筹帷幄,学校网开一面,结果考生如愿以偿通过考试,培训机构、学校也各得其所,在三方都受益的同时,也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而“利益链”的源头正是那些企业对MBA“人才”的刚性需求。

  因此,若想根治MBA考试作弊,必须追本溯源,革故鼎新现有的用人机制,真正的做到唯才是举,而不是以文凭论英雄。不然叫停学校招生、关闭培训机构,或者处罚考生,只是治标不治本,最终还会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