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千年歙砚搭乘婺源旅游东风,重焕活态生机!

15.06.2016  10:52

各地游客欣赏“篁岭山房”所藏砚台


不时吸引外国客人驻足


  龙尾砚,又名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由于其坚紧石材、缜密纹理、滋润石肤、发墨如砥、金声玉德等特征,而被历代书家所推崇,成为文房第一用具。


  据史书记载,唐开元年间,叶氏逐兽至婺源龙尾山,偶得佳石“莹洁可爱”,遂制砚。而它的名震天下,则是源于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论砚》的推崇,被列为四大名砚。尔后,名气之盛,于唐末成为贡品进献宫廷。南唐后主李煜对龙尾砚喜爱有加,视其为“天下之冠”。


汪亮师傅为客人说砚


依形设计,采用浅雕技艺手法


  而到宋代,龙尾砚被顶级书家“苏黄米蔡”追捧。米芾在《砚史》中记载歙砚产地,直称“歙砚,婺源石”。苏东坡曾以“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谷里,金声而玉德”称赞龙尾砚的品质。黄庭坚则徒步亲临龙尾山,寻访一方宝砚。而蔡襄更将龙尾砚比作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每块歙砚均由师傅一刀一刀雕刻而成


歙砚罗纹、眉纹原石


  龙尾砚矿经千年开采,矿藏几近枯竭,年轻技师也后继无人,手艺濒临失传。婺源篁岭为了保存、发扬这一技艺,邀请“恒雅斋”师傅汪亮开设“篁岭山房”传播砚文化。汪亮从16岁起学徒制砚已逾十余年,擅长浅雕和镂空雕,随形制砚,“篁岭山房”舍内所藏两百余方佳砚,图案多山水人物,刀工精细秀逸,古拙文气,为歙砚中上之作。汪亮由于技艺精湛和现场雕刻砚台,吸引无数游人驻足观看,生意火热。他的砚台店搭乘旅游东风,不仅解决了砚台加工厂和商铺十人的生活问题,而且也成为了传播婺源文化的最佳窗口。


雕刻而成的金晕白菜


篁岭山房外景


  婺源深受厚泽的徽文化浸润,文化广博精深,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项省级非遗项目。篁岭民俗文化村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保护徽文化,特地引进全县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利用国内超高人气吸引游客,通过传统前店后坊的现场制作展示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活态展现,更容易被游人所认识。

 

  编辑: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