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景德镇老城区保护与发展实录

11.06.2014  12:20

塑古镇之形 兴产业之实 铸文化之魂——景德镇老城区保护与发展实录

    景德镇在线讯:2005年12月22日,北京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

    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013年6月8日,咸阳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咸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开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致辞

    开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致辞——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遗产事业的高度重视;

    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作为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基本形式,已成为广大民众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的重要文化盛事;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更加深刻地强调了文化遗产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国家工程,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文化根基!

    活动期间,咸阳市举办了“乾陵杯·陕西文物之美”摄影图片展、乾陵博物馆“武则天时代”主题展、群众参与文物知识有奖问答、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汉阳陵东阙门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中学生体验模拟考古、文物鉴定知识宣讲等系列活动。

    咸阳主场城市活动简朴而隆重,充分展示出咸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起市民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文化遗产日成为市民共同的节日!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皓接过了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城市会旗

    闭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宣布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2014年主场城市代表、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皓接过了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城市会旗。

    2014年6月14日,这面会旗将在景德镇的天空高高飘扬!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4年4月18日上午,北京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37家中央和省级媒体出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正式发布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口号和年度工作安排。

    董保华阐述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党中央对文物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是文物工作围绕大局、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个题目是一篇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开掘潜力的大文章!

    新闻发布会发布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口号——“瓷都千年,薪火相传”;

    “保护遗产,留住乡愁”;

    “寻找历史记忆,做好文物普查”;

    “保护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

    “传承文化遗产,添彩美丽中国”;

    “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

    主场城市——景德镇!

    景德镇再次聚焦于媒体的镜头,承接着世人的敬慕与艳羡。

    那么,景德镇,你将如何呈现自己的风采?今天,作为城市的主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景德镇)活动——

    主会场: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

    景德镇御窑遗址官窑出土文物珍品展;

    国家水下文物考古船、江西革命文物保护成果、景德镇第一次国家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和“历史与记忆”景德镇文化遗产优秀摄影作品展览;

    御窑厂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古陶瓷鉴赏及修复技艺演示。

    分会场:古窑民俗博览区

    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闭幕式;清代镇窑点火复烧和明代葫芦窑开窑仪式;古窑作坊国家级及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技艺展演。

    为营造活动氛围,文化遗产日前后还举行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中国陶瓷艺术品数据库上线仪式、景德镇大遗址保护片区规划研讨及评审会、御窑厂遗址周边明清窑作坊群保护现场展示、“本土与景漂”当代陶瓷艺术精品展、珠山八友作品展及督陶官唐英作品展……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尧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化遗产不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

    景德镇以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实力与魅力完整地诠释着这一崭新的文化理念。

    2014年1月6日下午,紫晶会堂中共景德镇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全会充分肯定市委常委会2013年的工作,全会一致认为2014年全市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会议结束前,市委书记刘昌林讲了话。全会传递出清晰的发展战略,一个个关键词句掷地有声——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

    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论断绝不能变!

    主要目标:赋予千年古镇新的形、实、魂。

    发展的侧重点:城市、产业、文化。

    兴盛产业:赋予千年古镇新实力。

    治理城市:赋予千年古镇新形象。

    繁荣文化:赋予千年古镇新灵魂。

    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发展的号角!

    全市上下再次聚集起力量与智慧,推动老城区保护与发展驶进快车道!

    事实上,景德镇推进老城区保护与发展战略的行动早已启航!合理调整老城区功能,疏解老城人口容量,缓解生存和发展压力——

    建设新城区,把城市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和企业总部,以及老城区部分人口转移出去;

    建设沿206国道“一线五点”工业走廊,推动工业产业集约化,转移城内的主要工业企业;

    建设赣东北物流园,把老城区的物流仓储、批发市场、物流保税、大型车停放、商务信息、交通配运、旅游集散等转移出去。在老城区重点抓好几件事要要

    将珠山区行政中心向城东黄泥头集中,将昌江区行政中心向城西韭菜园集中,形成两个城市副中心,带动周边发展;保护老城区内的老窑址、老工厂、老街区。

    在当下景德镇,一个热词正在流行:“三老”——老窑址、老厂区、老街区。

    一个“”字,本应让人感到沉闷、陈旧,迟暮、落伍。然而,恰恰是这个“”字,联接着景德镇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展示着景德镇的历史脉络、生命信息、文化符号和发展前景。景德镇,能够从众多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展示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首选之地,正是依托于这“三老”的沉积!

    历史上曾有观点认为,“传统社会”的解体是“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只有传统的文化彻底解体,才会得到经济的发展。在他们的眼里,传统与变迁是对立的,习俗与理性也是对立的。

    但时至今日,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的观点认为:人类已不再需要摧毁自己的传统文化以换取现代化的实现。相反,传统可能会转化为新的文化或新的经济的一种重要资源!

    那么,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老城区如何保护与发展?

    这是中国的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都在努力破解的一道命题。北京传统中轴线和什刹海地区是旧城的主要经脉,在什刹海地区旧城保护示范项目中,专家们给出的保护原则是:胡同等城市肌理不能丢失,传统城市格局不能改变,古建文物不能损毁。同时它也是民生工程:城市功能得到改善,居民生活获得提升。

    走出了名人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徽因、冰心的“三坊七巷”被视为福州城市精神的集结地、福州名贤文化纪念地、福州传统商业文化传承地和福州民俗文化展示地,为的是留住城市的根、赋予城市的魂。坊巷的斑驳与沧桑不再是一份沉甸甸的厚重与破败的尴尬,而是华丽转身为更为开放和包容的自信。

    城市中的老城区及其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文化记忆,它贯穿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留住那些残存的历史印迹,就是留住一个城市的记忆、留住一个城市的灵魂!

    保护老城区、传承城市文脉已经成为共识。

    然而,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景德镇老城区居住功能和观赏性正在渐渐退化。如何在满足人们居住需要和保护老城区里弄、古遗址和古建筑之间找到一条新路?

    景德镇的选择是:坚定地保护利用老城区,保护历史文脉,改善群众生活,发展文化旅游,完善城市功能。

    景德镇正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转折点上,承接着新的发展机遇!

    2012年1月13日下午,紫晶会堂景德镇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闭幕。272名人民代表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循序渐进保护和利用老城区的工作思路:呵护好一颗陶瓷皇冠上的明珠、保护好一条现代陶瓷工业的文脉、维护好一片具有历史记忆的老城。老城区由此迎来了凤凰涅槃!

    呵护好一颗陶瓷皇冠上的明珠——以御窑厂为核心的大遗址保护区。

    在延续上千年的制瓷历史中,景德镇留下了52处151个著名窑址,代表了从唐朝至民国的陶瓷文脉。151个窑址如同一顶美丽无比的皇冠,而御窑厂则是皇冠上最为耀眼的明珠!

    景德镇以御窑厂为核心的众多陶瓷遗迹属于没有同构型的世界精品级文化资源,国家文化部专门出台支持景德镇市文化改革发展的8 项举措,从国家层面有力支持景德镇的大遗址保护。景德镇御窑遗址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时期大遗址保护规划》,国家将以中央财政为主导的经费保障机制,把景德镇培育为国家大遗址保护区。这是一件关乎景德镇兴衰的大事!是这座城市千载难逢的机遇!

    耽误和浪费这个机遇,既对不起先辈,也无颜以对子孙后代!

    保护好一条现代陶瓷工业的文脉要要以朝阳路至珠山路为轴线的野一轴四片六厂冶陶瓷工业遗存保护区遥景德镇资源独特,是近现代陶瓷工业遗存与传统手工制瓷并存的魅力城市,是一座活的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相当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久负盛名的十大瓷厂。这些企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烙时代特色的近现代工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企业虽然不再,但留下大量现代工业遗存。

    保护现代工业遗存,就是留住城市的历史!

    保存包豪斯风格老厂房、各类型的窑炉、各国各时代陶瓷生产设备,展示和体验陶瓷的生产过程;通过现代媒介恢复历史的记忆,展示人文历史;透过老厂区实体,展示和传承传统生产工艺、技术档案和实物;建成国际陶艺村、陶溪川陶瓷创意谷、红店粉彩工场和明清窑遗存园、四大现代遗存公园,必将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供充实的物质基础!

    维护好一片具有历史记忆的老城——北起瓷都大桥、南至昌江大桥、昌江东岸的大片老街区。

    景德镇依江而居、逐水而生,老街区就在碧水涟漪的昌江之畔,江水倚岸而过,南河环绕于东南,西河贯穿于西岸,形成了三水环城之势。

    “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坯房挑得白釉去,匣厂装将黄土来。”老街区宛如一只有力的手掌延伸出强劲的瓷业生机……元代浮梁磁局、明代御器厂、清代御窑厂,官窑是它的掌心;古街区、古码头、老弄堂、老窑址、窑砖房,民窑是它的五指合力。

    保护好老街区,就是保护和恢复千年古镇!

    千百年来从未中断的制瓷历史,为景德镇这片土地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陶瓷遗迹、技艺和习俗。

    把凝结着先辈们的心血、蕴含着城市发展生机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把文化记忆延续下去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推进陶瓷文化创意资源深度开发、建设传承传统陶瓷文化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观念创新和理念升华。遵循这样的战略构想和发展思路,景德镇老城区的保护与发展迈入新时代!(图片由郑鹏、徐开铎、张瑞麟、程少艾、许绍文、祝松星、占兴华等提供)

    记者:吴巨龙 魏望来 陈少林 来源:景德镇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