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十二五”建设发展巡礼

18.03.2016  18:56

又是一个春天,回望文学院“十二五”期间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是一行深深的足迹,这行足迹,印下了文学院同仁五年奋斗的心路历程,体现了文学院师生殚精竭力谋事业发展的精神。

 

一、学科:学院发展的龙头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更是学院一切工作的龙头。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改善学科梯队的结构;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推动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对深化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可以创造更好的平台,实现基地建设。通俗的说,学科建设将人才组织到教学、科研和平台建设中来。“十二五”期间,文学院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在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学科特色、汇聚学科队伍、聚焦硕点建设、搭建学科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文学院就积极申报并成功获批了全省唯一的“艺术学理论”一级硕士点,并成功获批了“学科教学论(语文)”硕士点,迈入了硕士教育的行列。成绩并没有使文学院人满足,进步并没有使文学院人骄傲,2014年,文学院又成功申报并获批了广播电视(专硕)和语文教学(专硕),使得文学院两大类本科专业都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提升,也完成了由单一学术硕士办学转变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种类型硕士点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办学。为了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在2015年,学院又获批“职业教育(文化艺术)”硕士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2014年12月,在仅仅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三年的时间,付以琼教授主持的《回归原典:“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实践》就荣获了研究生教学层次的省级教学成果奖,这说明我们对研究生教育规律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和理解。

学科建设不是孤立的,更不是排他的。学科建设成果必然会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在2008年获批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之后,在2013年更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升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标志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改革进入了更深更广的领域。

 

二、人才:学院发展的依托

人才是进行学科建设的第一要素,是实现学院发展的依托,有了人才,就有事业发展的强大气场。“十二五”期间,文学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人才工作,不仅重视引进人才,而且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

十二五”期间,新晋升教授5人,晋升副教授14人。引进博士学位教师6人。原有博士中吴峥嵘、周榆华两人顺利晋升了教授。在新晋升的教授中,不仅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而且还有科研十分突出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者付以琼老师和教学十分出色的查清兰老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引进的博士李云凤当年就成功申报立项了教育部社科课题《当代电影批评范式的发展转向问题研究》。由于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在黄南南、黎传绪、李娟等一批有声望的教授退休后,保持了人才队伍的动态平衡和逐步年轻化,也保持了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形成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不懈的努力带来了收获,文学院涌现了一批在省内具有一定声望的学者,如省级教学名师黎传绪、郑苏淮,省级骨干教师郑苏淮、李昱、谭杰、查清兰。随着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提升,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近五年荣获省级科研奖项10项,市级科研奖项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人才不仅仅是在职教师,也可以是已经退休的教师。文学院不少退休的教授长期进行学术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威望,是长期办学积累的宝贵财富,文学院积极发挥退休教授的作用,返聘了黄南南、黎传绪等帮助学院进行学科建设和引领学术研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业绩。还有一批退休教授,如卢水保、李娟、杨霞林仍然活跃在教学督导的一线,在不同方面促进文学院的工作。其中2010年获批的以李娟教授领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在五年中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教学:学院发展的中心

提升教学水平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文学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绝不能以牺牲教学水平来换取发展速度,而是要通过发展速度来提升教学水平。

郑苏淮院长十分重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升,多次主持院务会讨论教学工作,常常深入课堂听课,强调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每一堂课。特别针对强调实践能力的广播电视专业,更是充分利用自己在行业的资源,大量引进一线专家来充实教学。谭杰书记也花大力气抓教学工作,往往将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统一起来,有机地推动学院的全面工作。

文学院在抓教学质量提升时还特别注意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将教师们的精力、时间和才智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文学院不仅按照学校要求实行了“以老带新”的活动,而且强调在活动中要做实做好,不走过场。2013年,费育曼、陈玉蓉、查清兰、章颖等老中青三代教师在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展示才华,均荣获微课组优秀奖。陈玉蓉老师厚积薄发,2013年在江西省首届高等学校微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14年被评为学校首批教学名师。在近五年的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章颖老师2011、2012、2013连续三年获奖,被评为教学能手;查清兰、尚丹露、郑晓瑾、黄小琴老师在教学能力、微课程、教案展评、课件制作等方面展现出文学院青年教师的优秀风采。

以学科竞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赛带练,以赛促学。在全国全省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艺术节学院奖、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主题楹联赛等竞赛中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屡获佳绩,15人次荣获国家级奖项, 183人次荣获省级奖项。

在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十二五”期间一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也先后落户文学院。目前有“文学概论”、“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及“大学语文”五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或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在李娟教授领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上,2013年又由郑苏淮教授领衔申报立项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综合改革项目。以系列质量工程为抓手,确保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促进了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在总结教学成绩的基础上,以谭杰教授领衔申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创意人才‘能力本位’培养模式”获得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说明文学院教学改革进入了深入和全方位的阶段。

 

四、科研:学院发展的动力

科学研究是高校四项基本职能之一,是促进高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促进教学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因。 “十二五”期间,文学院科研工作进入了数目增多、质量提升、队伍汇聚的阶段。

讲到文学院的科研工作就不得不提黄南南老院长了。“十一五”期间,是黄南南院长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地将课题作为推动科研工作的抓手,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才带来了文学院科研工作的新起色。“十二五”期间,文学院同人继续发扬科研工作的“钉子精神”,终于实现了国家社科课题的突破,2011年,王述尧教授主持的《宋代郡守与文学研究》和付以琼教授主持的《宋代雅俗观的生成与宋代文学的雅俗演变研究》两个项目双双获得国家社科项目的立项。2013年,郑苏淮教授主持的《宋诗的雅俗互动研究》又获得国家社科项目的立项,2015年,王文泰博士主持的《明诗总集叙录》再次获得国家社科项目的立项。这说明文学院的科研水平正在全面向国家水平进军。这个目标的实现,其实凝聚了文学院同仁的科研情结,也是大量省部级课题研究提升的必然结果(教育部课题2项,省级科研项目56项,校级科研项目12项,总经费达116万元)。

课题的抓手作用,必然带来科研成果的丰收。“十二五”期间文学院老师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4篇,EI期刊论文2篇,核心期刊69篇);学术成果荣获省级奖10项,市级奖5项。

年轻教师呈现出科研的后劲,十分喜人。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将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以70后教授领衔的项目和团队正呈现越来越大的活力,如付以琼教授领衔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审美文化与文化创意研究》的创新团队,在“十二五”创造了令人满意的科研业绩。科学研究正在深刻改变当代大学的整体面貌,也在悄然间改变文学院的面貌。

 

五、平台:学院发展的支柱

学科平台建设是现代学科发展的新支柱,更是现代学术研究发展的新形态。在谋划学科建设的平台过程中,文学院曾经在“十一五”期间有过设想,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尚没有实现学科平台的突破。进入“十二五”期间,争取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和其它学科平台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到了大家的面前。

从2011年开始,文学院在两位70后的教授带领下,积极筹备平台申报工作。2013年付以琼教授领衔申报的《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研究中心》校级人文社科重点培育基地和周榆华博士领衔申报的《教育考试与文学生态研究基地》校级人文社科重点培育基地双双获得批准立项,为文学院的平台建设开了一个好局。

2013年,文学院经过反复讨论和论证,决定以“数字化社会与地方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来打造第一个省级学术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努力,在学校党委和李红勇书记的支持下,终于在2014年获得江西省教育厅的批准。在整个建设和申报过程中,院长郑苏淮教授和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南南教授起到了中坚作用。基地运行一年多,争取到省级重大招标课题一项,成果获得了省委书记强卫同志批示一件,获朱虹副省长批示三件,发表论文20余篇,调研报告三份,书稿正在形成过程中。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15年,江西省文化厅启动了省级文化重点研究基地的申报工作,文学院经过学习相关的文件和分析实际情况,决定抓住机会进行申报。经过整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凝练出“江西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的方向,并于2015年底获得省文化厅批准立项。

 

六、特色:学院发展的亮点

文学院在“承传人文、知行并重、与时俱进、以特创优”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不断适应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新态势与新需求,形成了“立足师范、一主二辅、分类培养、能力为本”的专业培养特色。 

第一,通过课程改革,聚焦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强调重主干,删枝叶,加大了专业主干课程的学时与学分,延长了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时间,为学生语文教育能力的提高以及文化创意策划、秘书技能的形成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第二,通过技能训练,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我们加大了学生师范技能以及文化创意策划、秘书职业技能训练的力度,使学生在反复的技能训练中形成能力。例如师范技能训练方面,我们实行小班化训练,将一个自然教学班拆分为五至六个小班,每小班八至十人左右,使得每个学生的实际操练的机会增加。训练的力度大大加强,技能向能力的转化也更为顺畅。 

第三,通过以赛带练,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坚持在竞赛中锻炼能力,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广告大赛、师范技能大赛以及省作文大赛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开展读书会活动,学生扩大了视野,增加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年一度的“小百花”文艺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剧本创作能力、节目编排能力、活动协调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文学院以特色项目为载体,以承传人文、注重创新为主线,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热情,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开发“楚调唐音”歌吟艺术,承传江西特色文化。楚调唐音是流传于两湖与江西等地的一种古诗文吟唱方式,2010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们以专业为依托组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楚调唐音”吟唱艺术团,开设《楚调唐音》综合素质选修课。“楚调唐音”吟唱传统艺术的表演及交流,初步成为利用现代教育体系培养“非遗”人才,普及“非遗”知识的主流渠道。 

创设“楹联擂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专业长期开设《楹联》课程,申报楹联教育示范基地,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示范基地建设、学会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在学校校报长年开辟《楹联擂台赛》专栏,充分展示楹联的雅、趣、文、美,激发学生创作对联的热情,提升创作的水平。依托专栏,每年举办一次主题征联大赛,吸引了众多的校内外楹联爱好者参赛,产生了良好的校际影响。 

在全国全省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主题楹联赛等竞赛中学生充分展示才华,截至目前,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98项,向日葵剧组的微电影、小百花艺术节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精品项目。2009级汉语言专业学生沈建中(笔名摩石)在读期间出版了长篇小说《浮世风流》,是我省在校大学生出版发行的第一部纯文学作品,在校内外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2009级汉语言专业学生王景怀,成立了“南昌市伯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是我校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 

十二五”期间,文学院的《楹联教育》荣获教育部2014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创新楹联教育 构建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创意人才“能力本位”培养模式》荣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楚调唐音”的汇报演出,中国青年网、江南都市网进行了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积极开展建言献策研究,为地方文化事业服务。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把文化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以深入挖掘、研究地方传统文化分布特征、发展规律及特色,寻求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开发与运用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培养各类文化服务地方建设人才。文学院教师提出的《关于建立“万家岭战役纪念馆”暨开发“南昌—庐山”旅游新线路的建议》,受到朱虹副省长高度重视并批转省旅委,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高度重视并形成具体实施意见。 

  “十二五”期间,文学院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应该看到,学科的总体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前面的路还很长,冲刺国家级平台和国家级奖项的任务和冲刺博士点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在“十三五”期间,经过文学院全体同人的艰苦的、长期的共同努力,实现这个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