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文:女足小球员无法初升高的尴尬

07.07.2015  11:57

  四名南京女足的小球员在初中升高中的关口,遇到了无校可上的尴尬事。建邺高中校方称由于今年政策改变了,不达分数不能收。这些孩子即便进入学校以后又没有体校再进行足球训练,作为一个普通生,也很难跟上其他孩子。校方希望为了孩子的未来,建议家长把孩子安排到专业学校学习,而不是普通学校。(扬子晚报7月6日)

  关于踢球无学可上、运动员退役后生活窘迫等事情屡见报端,不禁让人再次把矛头指向我国的运动员培养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已形成独立运作、教体分离、自成体系的培养模式。短时间内,这种模式的确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这种模式却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竞争的需要,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要。尤其,“教体分离”给运动员人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使得运动员文化水平、教育程度难以提升。

  就拿报道中四位女足来说,他们被普通高中拒绝的原因正是文化课分数不达标,而校方拒收这些孩子,不仅是给“教体分离”培养机制当头一棒,也是给急功近利的家长一记警示。在让孩子“弃笔投戎”之前,入选足球队前,家长是否真正掂量这背后隐藏的风险与代价,是否想过足球招生单位所谓的“球队在什么地方,孩子们会就近在这个地方上学”承诺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马虎更不能投机取巧,家长妄想靠专长直接让孩子升读名校的心理是不可取的,最终会耽误孩子的前途。

  拔苗助长是中国竞技体育培养的主要模式,作为家长或是教练,应该正确引导孩子“三观”,树立正确对待踢足球的价值观,让孩子懂得既要踢好球也要学好文化课,而不是给孩子灌输“只要把球踢好了,什么都有了”的思想。事实上,大部分体校教练只管训练而不管文化课,体育局也过分注重孩子取得的荣誉所带来的政绩,甚至根本就没有能力去解决孩子的后续教育问题以及就业问题,而教育部门更不会为此而买单,解决这棘手的问题,最终受害的却是孩子。

  2015年1月26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其中制定了近期发展目标是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足球长期发展规划,创新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四名女足小球员因求学问题遭遇“闭门羹”是家长急功近利所致,更是中国足球管理所带来的尴尬。足球管理体制若要创新,“教体分离”必是最需要革新的,如此,也是剔除了运动员人生发展路上最大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