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沁赣鄱
本报记者 万仁辉
文明,是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
文明创建,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也关乎人民生活幸福美好。
近年来,我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规范化常态化,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一份厚重的“成绩单”,见证了我省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铿锵步伐。
在11月20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省一批先进典型获表彰。其中,萍乡市、景德镇市,宜丰县、玉山县、芦溪县、大余县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南昌市、赣州市、吉安市以及南昌县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
同时,我省79个村镇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79家单位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14户家庭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26所学校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景德镇市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另外,还有6家单位、7人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一项项荣誉的背后,体现的是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全省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内涵、拓展领域、提升成效,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统计数据显示,如今,我省共有全国文明城市10个,全国文明单位269个,全国文明村镇218个,全国文明家庭22户,全国文明校园48所。
一本暖心的“民生账”,彰显了我省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不变初衷。
新建改造500余个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基础设施项目、投入11亿元资金提升改造老旧小区115个……作为“新晋”全国文明城市,萍乡市近年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加快补齐了民生短板,优化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市民文明程度,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百年煤城从“面子”到“里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的南昌县黄马乡开展文明创建的抓手是“三部曲”:提乡村颜值,谱写气质蝶变交响曲;育文明乡风,唱响向善守规进行曲;补民生短板,同奏和谐共建圆舞曲。近年来,黄马乡先后实施了美兴公路、高标准农田、农村安全饮水等多项民生工程,全面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来自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的彭夏英家庭此次入选了全国文明家庭。彭夏英带领家人开办了神山村第一家农家乐,推动成立了神山旅游管理协会,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常挂在彭夏英嘴边的这句话,一直鼓励着身边人。在她的影响下,神山村共开办了农家乐16家,从业人员56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
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从“一处美”到“一片美”,我省坚持为民惠民理念,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份清晰的“任务书”,印证了我省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的坚定决心。
2018年,我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定下目标:到2025年,全省一半以上设区市创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其余设区市创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个设区市创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站上新起点,扬帆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不断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对此,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我省将常态长效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要求,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省同时还将积极推动全省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继续组织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推荐评选评议活动,不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