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民河中捡来百余文物 最早溯至新石器时代

21.02.2014  20:36

吴德林捐赠的文物。 於袁明 摄 吴德林。 於袁明 摄

  中新网湖州2月21日电(见习记者 肖娜 通讯员 吴静)历经千年洗礼的石斧,满布青锈的锋利箭镞,跨越明清民国的成串铜钱,当这么一堆宝贝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多数人会忍不住惊叹。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么多宝贝竟然是湖州市安吉县一位普通农民在河中捡来,并无偿捐献给博物馆的。经专业人士初步鉴定,这批器物属于文物范畴的共100余件,多数来自春秋战国和明清时期,其中一件石斧则被判定为新石器时代器物,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

  据了解,捐献者名叫吴德林,今年65岁,是一位热衷“古董”收藏保护的普通农民。

  2011年吴德林在浙江西苕溪支流——江渚溪的河床偶然捡到一枚铜钱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两年来,不分早晚,吴德林只要有空就会溜达到河边寻宝。

  “我喜欢古董、文物,不管是看电视还是朋友介绍,只要和这些有关,我都会留心,所以也慢慢掌握了一点知识。”吴德林说,自己寻宝的河床古时是一座繁华的码头,江浙沪不少大型货船都在此停靠,因此也遗落了不少物件。

  事实上,吴德林并不刻意追求价值,只要是自己觉得好玩的、奇怪的器物,都会拿回家。一来二去,家里足足有三百多件宝贝,为此,他还找来木盒,细心将器物分装。

  好不容易找来的宝贝就这么“暗无天日”地被放在木盒里,吴德林寻思着:“这可不是好用处”。

  “它们是宝贵的文化资料,放在家里没有用,捐给国家可以研究。”于是,吴德林把保存完整、年代久远的古董一一选出,包裹好,赶赴博物馆献宝了。

  当吴德林小心翼翼地取出石锛、青铜铲、青铜剑(残)、青铜镞、钱币等200余件器物时,在场的博物馆职工都为之惊讶。

  “一是感叹捐献的器物如此之多,且绝大部分为青铜器;二是感谢这位老人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义举。”据该县博物馆副馆长程永军介绍,经专业人士初步鉴定,这批器物属于文物范畴的共100余件,多数来自春秋战国和明清时期,其中一件石斧则被判定为新石器时代器物,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

  程永军表示,这些文物均有一定研究价值,能为研究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帮助。“目前群众自主捐献文物的行为并不多,希望吴德林的行为成为一种表率。

  至此,吴德林的寻宝之路并未结束,如今手持收藏证的他寻宝将更加有底气。

  “我又找了不少,等积攒得再多一点,还要捐。”他笑着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