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发展“微”文章 杭州高新区(滨江)力促小微企业发展工作侧记

09.10.2015  19:02

    今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部署,紧密围绕省局组织开展的“万名工商、市场监管干部连万家小微企业服务”活动,着力搭建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瓶颈。截至8月31日,全区新增小微企业2965家,其中科技型小微企业2215家,引导90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借力三大机制 夯实小微企业发展基础

  建立组织领导机制。高新区(滨江)成立了“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推进领导小组,加强部门之间力量调配、资源整合和工作保障,确保小微企业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9月8日,高新区(滨江)召开了“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部署暨政银合作推进小微企业成长实务公示会,全面部署计划的实施工作。

  完善政策扶持机制。近年来,高新区(滨江)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众创业创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1+X”产业新政、扶持科技金融服务等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小微企业解决技术人才流失率高、劳资纠纷多以及用工成本上升等问题。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激发下,全区科技型小微企业呈明显增长态势。

  健全孵化引导机制。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众创空间发展,为孵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推行工位注册,对经市级及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众创空间以及具备一定条件的创业服务机构,允许其按工位进行注册;提供注册“直通车”服务,对入驻众创空间企业实施快速办理;试点在众创空间开展注册全程电子化,实现了网上核名、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目前,全区拥有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3个,众创空间6个。

  紧扣三大要素 破解小微企业发展难题

  高新区(滨江)始终坚持走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引人才的招商引智之路,推出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来高新区创业发展,诞生了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优秀企业。目前,全区累计引进海归创业者4000余名,创办企业704家,本科学历以上的从业人员占50%,拥有研发工程技术人员12.6万人。

  为鼓励优秀小微企业转型升级,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发改局等部门对有意向登陆新三板的科技型企业进行指导。目前,全区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有2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5家,A股上市企业2家。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该局积极组织座谈会、讲座、沙龙等活动,为小微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先后组织投融资对接活动40余次。该局还推进银政合作,试点在建设银行网点设立工商登记受理专窗;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收集一批离“限上”“规上”较近的成长性好、发展迅速的优秀小微企业,向建行等金融机构推荐。

  该局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升级,增强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全区新增“限上”“规上”企业7家,新增驰名商标2件,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服务小微企业品牌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