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自觉抵制西方强行推广意识形态

14.06.2015  21:03

  “颜色革命”在一个国家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地缘、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原因。

  从国内环境来看,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名义上和法律上已经建立了民主制度,但实际上仍然处于某一党派或个人长期的权威主义政权统治之下。在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的同时,系统性腐败盛行,造成严重两极分化,使政权丧失民心。当权派长期执政,反对派往往指责选举不公,对“颜色革命”爆发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地区和族群对立也是不能忽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从外部背景来看,主要是西方意识形态战略推广以及西方尤其是美国地缘战略争夺的结果。在前苏联和中东北非地区国家内部出现严重经济政治危机的关键时刻,美国及西方国家总是不失时机地大力推动“颜色革命”。在“颜色革命”准备和进行的过程中,西方国家非常注重政府支持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的双管齐下,非政府组织发挥了特殊作用。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看,“颜色革命”发生和最后结果主要取决于各国内部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执政者处理问题的战略是否得当。把发生“颜色革命”的原因完全归因于外部干涉而不思改革进取,是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