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每关机一小时”的重点在于陪伴

08.05.2015  15:10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杂志社近日发布的《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调查报告》显示,陪伴配偶时使用移动电子产品的被调查者,婚姻幸福感显著低于陪伴配偶时不用和有时用移动电子产品的被调查者。晚上玩移动电子产品的频率越高,婚姻满意度就越低。为此,全国妇联呼吁“每天关机一小时,多与家人相处”。

  我们应该承认,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智能手机、WIFI等已成为现代人“最亲密的伙伴”,我们可以依靠这个“伙伴”随时随地获取大量信息,使我们的生活日益丰富。但同时我们成了这个“伙伴”的“奴隶”,从早到晚,不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办公场所,也不论是在商场购物,还是在家劳作,更不论是友人聚餐,还是入厕所方便,总是手机不离手,不停地翻看、刷屏。更有甚者,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什么场合,见什么拍什么,然后在微信圈里发送。难怪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玩手机”。夫妻单独相处时,也有人难以放下手机,时不时地也要看上两眼,故而有人称这个“伙伴”已成为夫妻间的“电子情敌”。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妇联发出“每天关机一小时”的倡议,就是针对现代人存在的“手机依赖症”,从社会群体心理方面开出的“药方”,其目的是引导人们回归面对面沟通,进一步和谐家庭关系,提高人们的婚姻满意度,让亲情和家庭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然而,手机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经商的朋友或是在一些特殊性岗位工作的同志来讲,真要“每天关机一小时”,可能会带来工作上的不便,也许会影响到重要事情的处理,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严重后果。所以说,“每天关机一小时”并不是真的要我们“关机”,也不是必须要关够“一个小时”,其重点应该在倡议的后半句:“多与家人相处”,这才是“每天关机一小时”的落脚点。

  “多与家人相处”,明确了我们“每天关机一小时”应该做的工作,那就是与家人进行情感交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应该是温馨欢快的,但老人辛苦地张罗了一桌好饭,子女却低着头一个劲地发微信、发微博,这样的饭吃着何来温馨?又何来欢快?夫妻二人世界应该是浪漫愉悦的,但各看各的手机,各发各的信息,既没有眼神的沟通,也没有语言的交流,何来浪漫?又何来愉悦?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每天关机一小时”的初衷,让家庭成员之间增加几分交流,增加几分沟通,增加几分温情;让夫妻之间增加几分尊重,增加几分爱护,增加几分感情。这样,我们的家庭才能幸福,社会才能和谐。

  总之,虽然说手机已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每天关机一小时”,天不仅不会塌下来,反而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