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张恨水最后岁月只会南昌方言

11.11.2013  12:10

  安徽潜山。一代文豪张恨水的故乡,这里还走出了京剧鼻祖程长庚、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等名人。11月9日,“赣鄂湘皖文化行”走进安徽省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探寻皖江文化发源地。

  安徽简称“”发源于天柱山

  天柱山,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天柱山自古就有“南岳”之名。据皖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炎贵介绍,天柱山还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因为春秋时期这里为皖伯大夫封地,地称皖国,天柱山称皖山,山下有皖城,安徽简称“”由此而来。据介绍,天柱山还是我国最早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小乔初嫁了”两大爱情故事的发生地。

  王安石黄庭坚留下石刻真迹

  自古以来,天柱山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骚客文人、达官显宦纷至沓来。他们面对美景,挥毫泼墨,抒发内心的感慨,于是便留下众多的石刻。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江西籍名人王安石和黄庭坚的真迹。

  9日,记者在天柱山摩崖石刻群上看到,王安石所赋六言诗为:“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也曾到过天柱山。1080年,他游览了山谷寺、石牛洞之后,一连写了《青牛篇》、《书石牛溪大石上》、《题灵龟泉石上》、《题山谷大石》等诗文。记者了解到,在这片不到300米长的石壁上,汇集了唐、宋、元、明、清、民国及现代共300余幅石刻。

  张恨水最后只会南昌方言

  天柱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名人辈出,其中就包括张恨水,他与江西还有一段不解之缘。1895年,张恨水出生在江西广信(上饶市信州区),后由于祖父来南昌任职,张恨水也来到南昌。1912年,遭遇父丧家变,几经磨难的张恨水走上新闻和文学的道路。

  “祖父的祖籍虽然在安徽潜山,但南昌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张恨水的长孙张纪告诉记者,潜山、南昌、苏州、重庆、北京等地都是张恨水曾生活过的地方。张恨水聪明过人,对语言有极深的领悟能力,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他都能讲。然而到了生命的最后岁月,他会讲的方言只剩下南昌话一种。

  文/图 记者陈文秀 欧阳苏敏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