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宁:斩断计生与行政审批关联勇气可嘉

18.06.2014  10:49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两天中国之声重点关注了“江西赣州寻乌县计生政策与多项行政审批挂钩”的新闻,昨晚,寻乌县委宣传部向中国之声发来答复函,表示相关部门已组成调查组,经过核实,相关单位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对报道中提到的问题,将立刻整改。(6月17日央广网)

  计生的手在现实中越伸越长了,不仅孩子上户口要“上环证”,就是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款申请等众多行政审批事项,都要“上环、结扎”计划生育证明,计生工作与这些行政审批“捆绑”,既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广受诟病,也损害了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严肃性,破坏计生国策形象,更不能以计生为幌子违背法律法规,盲目追求政绩。

  将“上环证”与行政审批捆绑在一起,江西寻乌并不是第一家。湖北宜昌居民刘先生,就因妻子没有上环证明,直到小孩快一岁才上了户口,而在办理时还被告之,头胎是女儿可通融,是儿子就必须有上环证明;广东汕头市陈女士,因街道要求上环证明,导致孩子5岁了,都没能上到户口,并被告之,一个子女上户口,就要上环证明,是两个孩子须要结扎证明。让孩子落户,享受公民权利怎么与上环或者结扎联系到一起呢?究其根源,能够发现二个较明显特点,即有章可循但于法无据。

  翻阅某些省份地区涉及计生工作文件,一些地方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使“上环证”与户口、上学、甚至开餐馆都扯上了关系,因此使“上环证”顺利与行政审批“搭车”,成为一些部门办理行政审批的责任捆绑式约束条件。将“上环证”与行政审批搅和在一起,明显侵犯了公民其他权利。这种所谓有章可循的“土制度”,毫不客气地讲,就是为了完成任务,盲目追求政绩。

  遍寻各项法律法规,没有一项法律条款将“上环证”与行政审批捆绑在一起,而一些地方之所以有知法违法的捆绑,其实质就是懒政思维在作祟,裹挟群众其他权利来达到计生目的,常常立竿见影,不用投入多少财力来作宣传,也不用花费多少人力来做思想工作,省事且有效办法,让一些地方把计生当作“”,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计生工作乱象丛生,更直接影响了行政审批公信力。

  对于群众权利来说,是法不禁则可行;而对于行政审批来讲,则是没有明文规定,于法无据,则应当禁止。而现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行政审批与“上环证”挂钩,任何地方就无权将两者进行捆绑,否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法治精神相违背。

  还好江西寻乌及时纠正错误,该地在16号召开专题会议,对调查发现的违规现象进行坚决取缔,要求“群众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各乡(镇)、各部门不得把计划生育证明和结扎证明作为附加条件进行限制”。同时,对开具计划生育证明做出明确规定;对违规人员严格追究责任。可以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当地这种正视过错的勇气可嘉,值得各种点赞!

  其实,整治计生捆绑乱象,最紧要是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就其位,防止权力越位,从根本上使计生工作与行政审批断开关联,保障群众权利。在此语境下,在公众面前坦承错误,是需要一种自我突破勇气的,向公众承诺整改,更是体现出自信会做得更好的社会责任担当,相信,具有自我解剖精神、工作反思能力的政府来率领我们继续前行,必能改变计生工作尴尬囧境,维护计生国策严肃性,从而彰显社会管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