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少价低跑“断”腿 南昌跑腿公司跑不起来盼转型

29.12.2013  12:05

12月27日,家住南昌市船山路的刘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平日喜欢叫早点,所以家里留有很多跑腿公司的名片。但最近,她想让跑腿公司送早餐时发现,很多跑腿公司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记者走访省城各大跑腿公司发现,曾认为能在“电商”、“宅居”时代带来商机的跑腿公司,近一年来效益普遍不好,多数无法经营已转行或关闭,仅有个别还在艰难支撑。

第一家跑腿公司仅撑了几个月

南昌“第一家”跑腿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位于上海路花园小区,由16名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年轻人组建。昨日,当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这家公司的房子已经转租给别人了。

小区物业负责人王经理介绍,这家跑腿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还很热闹,但小区居住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没有太多人愿意出钱享受这项服务,“平时买醋、酱油什么的,小区商店都可以免费送货上门,这个收费的跑腿公司几个月之后就关门了。

据了解,自从2007年第一家跑腿公司开始,南昌最红火的时候开办了十几家跑腿公司。代办的业务基本都是生活中的烦琐事,包括代买车票、到医院挂号、缴水电费、代人道歉、买花送礼等。费用从10元到100元不等。但至今,艰难支撑的跑腿公司所剩无几。

省城一家跑腿公司的负责人唐先生告诉记者,公司刚推出跑腿业务的时候,很多市民打来电话咨询,都很好奇,但真正要做业务的没有几个,“毕竟还是一个新兴行业,需要广大市民的接受和认可才能发展起来。在几年发展过程中,多数跑腿公司坚持不下去关闭了。

让跑腿公司代送物品不放心

记者找到一名专职跑腿人。他叫魏国涛,当初选择这个行业,是觉得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上班族无法抽出时间处理生活琐事,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在2008年创立跑腿公司,当起了专职跑腿人。

魏国涛说,现在开跑腿公司真的很累,他还能维持经营已经不错了,跑腿业务太烦琐,而且省城消费水平普遍不高,很多人“花钱买时间”的消费意识还没有形成。

魏国涛说,办跑腿公司最大的困难就是不被人理解,市民还没有接受这个行业。就像有的客户虽然来了,但总是不放心地问他:“你们跑腿公司又不是国营大公司,如果跑掉了我找谁去?”很多时候,他都是自己先垫钱做事,办成后再收费,“只有建立良好的信誉,让市民了解和信任了,这个行业才能跑得更远。

在采访中,一些市民也表示,让跑腿公司代送一些不值钱的物品,还是能接受的,可接送孩子、取送重要物品,实在是放心不下。

等客上门不如主动发展业务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跑腿公司已在想方设法开辟新业务寻求“副业”支撑,有的则依托同城快递业务站稳脚跟。“随着电商业的快速爆发,快递业这块蛋糕自然备受各家抢食。”省城飞毛腿跑腿公司负责人洪涛告诉记者,起初他只能帮一些大型快递公司做扫尾工作,通常是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承包服务。长时间积累发现,同城快递服务,实际上客户需求量很大,而且异地快递公司没办法参与竞争,这让他看到商机。

等客上门跑腿,只能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发展业务。”如意跑腿公司总经理李明华说,他现在正在与一家政公司合作,通过家政公司向居民推广跑腿业务,然后让出一些跑腿费给家政公司作为回报。他还打算和更多的网络公司合作,拓展网络配送业务。(文/记者袁晓华 实习生邹佳俊 熊玉涛)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