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连环画的“保护神”(学人风范)

28.06.2015  14:27

姜维朴先生出生于1926年,按中国人的算法,今年高寿九十了。华君武曾形象地称呼他为新中国连环画的“保护神”。的确,从新中国连环画最初起步直到60多年后的今天,他一直勤勤恳恳、满腔热情地保护着这门他钟爱的艺术,为连环画的健康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

姜维朴小时候家境贫困,小学刚读完就到青岛做学徒,后靠自学考入地处北京的电气通讯学院。1944年他回家乡黄县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初被派往华东军区政治部《华东画报》任记者,开始在工作上接触连环画。1953年,《华东画报》改刊为《工农兵画报》之后,姜维朴被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刚组建的连环画编辑室副主任。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的萨空了告诉他: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建议搞一个专门出版社,出一批新连环画。为此,中央安排成立了“大众图画出版社”,专门出版内容健康的“小人书”,后来该社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这项重要工作就由我们来承担了。听了萨空了一席话,姜维朴深知责任重大,欣然从命,从此开始了他60多年的连环画出版生涯。

新中国连环画有两个快速发展期: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80年代;一个停滞期:“文革”时期;一个慢速发展期: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四个时期的连环画均与姜维朴息息相关。

从新中国连环画事业开启之初,就有一种瞧不起“小人书”的偏见,认为它不过是过渡时期的扫盲工具,难登大雅之堂,这种观点持续多年。姜维朴却不以为然。他与同事协力提高连环画创作和出版的文化含量,创作上请当时的连环画名手徐燕孙、陈缘督、张令涛、卜孝怀、吴光宇、胡若佛、墨浪、任率英、钱笑呆、王叔晖、王亦秋、朱光玉等完成;题材上除了出版反映革命历史和配合现实需要的作品外,还注重古代名著改编,其中最主要的几部是《水浒传》《岳飞传》《杨家将》和戏曲故事60余种。与此同时,根据出版系列成套连环画库的成功经验,姜维朴和同事们又策划了“历史名人故事”“世界名人故事”“科学家故事”等,并根据脍炙人口的叙事诗和苏联文学名著改编连环画。他还和刘继卣一起,构思创作了一部反映千千万万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连环画《穷棒子扭转乾坤》,脚本和绘画都获得了1963年首届全国连环画评选一等奖。如此众多的优秀连环画,极大地满足了各层次读者的需求,形成了亿万人看“小人书”的热潮。

尽管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姜维朴通过日常工作以及书店、街头小人书摊,还是看到了连环画创作和出版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1956年,他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长信建言献策:粗计全国每天有150万到200万人在读小人书,我们对连环画创作和出版应有通盘规划和明确方针。信中,他直言连环画创作力量少、重复出版严重等问题,并针对连环画创作、展览、评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六项建议。这封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的信受到上级领导重视,推动了全国连环画事业的发展。可惜的是,正在高歌猛进的连环画事业,没几年就遭遇了“四清运动”和“文革”。连环画《水浒传》也被污蔑为“歌颂投降派宋江”,几乎所有的画稿被焚,姜维朴则因策划这个项目遭到批判。

文革”结束后,姜维朴被任命为人美社副总编辑,分管连环画册编辑室和《连环画报》杂志工作。这是新中国连环画的第二个快速发展期,也可以说是姜维朴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他充分发挥《连环画报》的时效性、覆盖性和单本连环画阅读、收藏的灵活性,书刊互动,短期内就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其中,反思“文革”的作品《伤痕》和《》影响最大,作品《》一期画报销售便达120多万份,并引起思想理论界的讨论。同时,姜维朴主持重新绘制《水浒传》全集、重印“文革”前的老连环画,出版了张光宇、叶浅予、张乐平等著名画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西游漫记》《王先生和小陈》《三毛流浪记全集》等。另外,他创办《连环画艺术》丛刊,成立“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编辑《连环画业务参考资料》,推进连环画理论建设,亲自撰写大量文章,还结集出版了专著《连环画艺术论》。可以说,这一时期,姜维朴对连环画事业的认识和推动几乎是全方位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拜金主义的泛起,一批低俗、低劣的连环画涌进市场;加之西方和日本动漫的引进、电视等媒体的兴起、艺术品市场的躁动等因素,连环画的创作和出版受到极大影响。姜维朴为此万分焦虑,力图通过各种努力推动连环画事业的良性发展,应对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申请成立专门从事连环画出版的机构。最终,1985年10月,中国连环画出版社诞生,同时创办了《中国连环画》月刊。从“大众图画出版社”到“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历史似乎走了一个螺旋。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成立之际,也正是中国出版业最初的转型之时。姜维朴明确提出“连环画出版工作不能见利忘义”,他的目标仍是出版能够流传下去、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作品。他一如既往地通过各种方式推动连环画事业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策划出版了讲述红军长征史诗的长篇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上图为其再版封面之一),从1987年小说发表的同年开始,历时6年,至1993年创作出版了5集926幅画作才告完成。这是新中国连环画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选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这是编者与作者之间肩负共同使命、相生相成的最生动最真切的范例。

1998年离休的姜维朴,仍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连环画事业中,他主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连环画卷》,撰写概论《与世纪同行的中国连环画艺术》,编撰《新中国连环画60年》……2004年,荣获中国美协颁发的“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如今,他的家仍是全国许多连环画作者、出版者和读者,还有关心连环画事业的媒体人的聚会点;他早年策划和出版的大量经典连环画,一直在以各种形式重印,文化的芬芳传之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