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习习来 老区气象新——从“能力革命、作风革新”看赣南实践

03.02.2015  12:10

变的是乡村面貌,不变的是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心。如果不是‘三送’干部的帮扶,我的石蛙养殖场就发展不起来。”崇义县铅厂镇义安村村民何祥海说。

振兴发展实践,不仅使赣南这片红土地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更为广大干部群众带来深刻的思想洗礼。一场以推进党员干部“能力革命、作风革新”为主题的深刻变革,在赣南大地悄然展开。

精神雨露 润物无声

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想起爬雪山、过草地、穿过枪林弹雨的日子,年过百岁的兴国籍老红军王承登常这样对党员干部说。

赣州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以瑞金、兴国、于都、寻乌等地为重点,赣州精选革命旧址,梳理苏区历史,挖掘革命事迹,打造了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基地,让党员干部在情景体验中,接受心灵洗礼。

早在2012年7月2日,赣州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启动了“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将红色基因植入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灵魂,代代相传。

该市还组织专家、老干部、革命烈士后代、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团,深入机关、高校、企业、社区和田间地头进行巡回宣讲。

如今,这片红土地上的广大党员干部正不断汲取营养,把苏区干部好作风不断发扬光大。

锤炼干部 挺起脊梁

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队伍,是支持赣南振兴发展的脊梁。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如今,赣州干部在一线培养、业绩在一线创造、人才在一线选拔。

近期,章贡区将新提拔的26名干部在正式任职前放在征地拆迁、重点项目建设等一线平台锤炼。2个月期满后,由该区委组织部联合相关部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走马上任新岗位,不合格者继续留在一线。

为适应时代趋势,提升干部能力,该市建立了集教、学、考、管等功能于一体、全省首家在线学习网络平台——“赣州市干部在线学习城”。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基层科级干部在线学习全覆盖。

为鞭策庸官懒官散官,赣州在全市干部队伍中深入开展了“治慵治懒治散”活动,着力整顿不良风气和现场,使全市干部队伍有了新形象,行政效能有了新提高,管理服务有了新变化,推动科学发展有了新成果。

脱下皮鞋能走田埂、脱掉西装能戴草帽、放下笔杆能挥锄头、踏进泥土能知农事、走出村庄能销产品的“全能型”苏区干部弘扬了好作风,扎牢了群众基础。

服务群众 凝聚合力

要将弱、损、病的枝条全部剪掉。固枝后覆盖上薄膜,让葡萄更好地过冬,这些工作要在春节之前完成,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1月28日,上犹县梅水乡“三送”干部王亚东正帮助洋田村的果农剪枝条。

针对严寒天气,赣州各县(市、区)林业、花卉、农技站等部门的党员干部从办公室到花卉苗木基地,提供“保姆式”服务。

为激发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热情,赣州探索推行村党组织任期目标责任制,并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分类管理,有效地发挥了村党支部“火车头”作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最基础的是搭建服务平台。赣州积极探索社区群众工作室模式,在章贡区建立并推行了首个以党组织书记个人名字命名的“朱秀英群众工作室”。工作室每天安排一名社区干部和一名党员轮流值班,开通“书记热线”。

近年来,赣州始终以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以“三送”等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连心、强基、模范”工程,努力推进作风建设创新,掀起了服务群众热潮。(淦季轩 记者 唐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