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新任务 全面开启我省农业械化发展新征程

09.09.2014  14:19

同志们:

我们这次工作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深入分析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在新起点上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等会胡厅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务实进取,奋发作为,农业机械化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2004年至2013年是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这十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实现粮食“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十年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大幅增加,购机总量和受益农户不断扩大,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4亿元,拉动了农民投入80.7亿元,补贴购置农机具180万台(套),受益农户达到132.7万户。2013年低,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014.13万千瓦,比2003年底增长65%;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02万台,是2003年的2.43倍;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分别达到4.83万台、1.33万台,分别是2003年的15.1倍、133倍。

——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升。十年来,各类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得到普及应用,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2013年底,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其中机耕水平达到91%,比2003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5.3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1%,比2003年提高47.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4.76个百分点,水稻生产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时代。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水稻机插水平从2003年的0提高到2013年的9.5%,水稻机收水平从7.5%提高到86%。油菜、花生、果业、茶叶等机械化取得阶段性突破,机械作业面积均有较大增长。其中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得到农业部首肯并在全国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等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十年来,我省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效益明显提升。2013年,全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1万个,农机户92.4万户,作业服务总收入达到  137.7亿元,是2003年  2.33倍。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达到587个,入社人数3.2万人,社员年服务总收入6.02亿元,有力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应用、规模化推广,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服务、合同作业、一条龙作业、租赁服务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作业环节正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作业领域从种植业发展到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及设施农业等领域。农机作业服务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

——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取得成功。2004年至2012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9年,一直采用“差价购机、省级结算、资金拨付到厂商”的模式。该模式链条过长,操作环节多、涉及主体多,农机部门与农机生产、经销企业有着复杂的经济利益联系,从2012年开始我省陆续爆出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贪腐和渎职案件。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机事业的发展和农机部门的形象。

2013年,全省农机系统以案为镜、深入反思,痛定思痛、刮骨疗毒,坚决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操作模式的改革,将实施了9年的“差价购机、省级结算、资金拨付到厂商”模式改成“全价购机、县级结算、补贴入卡、逐级监督”的“新模式”,将以往由企业或经销商垫付补贴款、农民支付差价购买补贴机具、补贴资金由省级直接拨到厂商改为农民全价购机、补贴资金由县级拨到农民“一卡通”,变“暗补”为“明补”。为确保农机补贴政策“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实施,在全省推行农机购置补贴“一站式”办理,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对农机购置补贴办理实施全过程监控,揭开农机购置补贴神秘面纱,真正让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晒”在阳光下,“亮”在民心中。结合民生资金监督检查专项整治活动,积极与省纪委纠风办协调沟通,取得理解与支持,帮助基层农机部门解决2012年以前因违规收取费用、农民转卖补贴机具、农民先购机后办补贴手续而面临追究失职渎职责任的复查问题。争取省财政支持,调整省农机购置补贴专项配套资金用途,财政预算安排的3000万元,2000万元专项用于农机维修网点建设,1000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监管经费,并要求各县级财政安排不少于10万元工作经费,仅2013年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达2238万元,超过了过去九年的总和。2013年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农机系统干部队伍,保证干部与资金的安全。正因为如此,在补贴程序设计上,过于复杂,农民办理手续繁琐,误工较多;基层农机部门工作量大,难度增加。

2014年,全省农机系统继续深化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在2013年的基础上,推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补贴入卡”模式,在全国率先取消购机申请和指标确认程序,推行“自主购机,先购机后补贴、先到先补、补完为止”的操作程序,农机部门对购机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付款方式购机不指定、不干预,完全由购机者自己作主;对于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统一的补贴标准,实行定额补贴,不搞差别化对待。与此同时,对经销商的确定,按照“谁确定、谁负责”的原则,完全由农机生产企业自主设定资质条件,自主确定补贴产品经销商;对实行牌证管理的农机,在办理牌证时一次性验机,申领补贴时,只需提供行驶证,不再进行重复验机。从2014年开始,我省第一个将农机购置补贴方案以常态化的方式稳定下来,在国家政策无重大改变情况下,一直有效,不再年年出方案,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性政策,使农民在全年都可以购机,不再等方案,影响春耕备耕。从目前2014年政策实施的效果来看,深化改革成效显现,农民购机积极性空前高涨,资金使用量超出预期。截止8月31日,全省完成补贴资金6.02亿元,比去年全年实际完成资金量还多了1亿元。

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形成了“政府统筹、农机主抓、部门参与”领导机制,建立了“专家集体评议、相关部门参与、纪检全程监督、联席会议审定”和“市场调查、科学测算,适时调整”的定补机制。通过改革,减少了农机部门的行政权力,切断了农机部门与农机生产、销售企业的利益联系,保证了资金和干部安全,初步达到了第一年稳定、第二年见成效的预期目标。一是农机系统形象大为改善,社会反响较好,农民满意度上升,近两年来,没有接到一起对农机系统干部的投诉;二是农机装备结构明显优化。2014年1-8月,全省补贴大中型拖拉机4635台、插秧机2518台、烘干机502台,分别超2013年全年补贴数量的69%、193%、153.5%;三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有望超历史。2014年已使用6.02亿元,全年有望突破我省补贴历史上年使用资金最多的7.3亿元。

——农机“看病难”得到初步改善。从2013年开始,争取省财政专项每年安排2000万元,开展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以奖代补”项目建设。2013  年,已在79个县(市、区)建设了138个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农机维修服务基础建设明显改善,服务网络已经织出“粗线条”,初步缓解了农机“看病难”。

这十年,我省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一,农业机械化已成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农村劳动力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乃至结构性短缺转变。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种养意愿的重要因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务农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我省粮食连年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深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力量。十年来,农机跨区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机合作社方兴未艾,带动了规模作业、规模种植、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推动了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引领农艺制度深刻变革,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主要载体。十年来,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完成了人畜力无法达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引领了传统耕作制度和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种植方式的重大变革。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大规模应用先进农业科技、实现现代意义精耕细作的主要途径。

第四,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十年来,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改善了耕地质量,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十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了更多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造就了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村的120多万农机手,已成长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坚定在新起点推动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信心

纵观一项事业的发展史,有时某个关键节点的关键事件,往往改变整个发展进程。“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省政府出台的《实施意见》对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重振农机工业作出了全面部署,标志着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农业机械化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对于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与效益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由此展现在全省农机人面前!

——从政策取向看,持续向好。随着《实施意见》的深入贯彻,政策扶持措施不断付诸实施,发展环境将持续优化。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有望重新启动,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保障能力将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大力实施,机插、烘干等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不断增多,农机新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将持续加大。

——从内在需求看,不断增强。我省已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省就业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劳动力的资源属性更加凸显。最突出的变化是农民的就业选择余地增大,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在升高,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活劳动成本与机械作业成本比值也发生了新变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随着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的逐步实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推进,农机技术的应用环境不断优化。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机兼业性经营服务、家庭自用型的特点发生转变,农机经营集中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发展的融资能力、经营活力不断增强,必将推动农机装备结构升级,农机更新力度不断加大。

——从发展基础看,更加扎实。过去十年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积蓄了发展势能,现实基础更加扎实。政府将机耕、机收、机插、机植保、机烘干等农机作业服务纳入财政购买服务的范围,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子更加清晰。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知度、农机应用市场的发育度逐步提高。农机农艺相融合、良种良法相配套进一步形成共识。农机新技术推广的累积效应不断释放,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农机工业振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作物机械化装备更加成熟,经济作物、设施农业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农机装备的供给和储备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基础更加扎实。

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农机装备数量大幅增加,但装备结构不合理、农业机械运用基础设施条件差现象依然严重存在。二是虽然农业生产方式整体迈入了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但赣南等丘陵山区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低于40%,特别水稻的机插秧水平、油菜生产机械化提高比较缓慢,经济作物机械化许多环节还是空白。三是虽然农机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农机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大发展,但服务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高技能人才少,农机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亟待提高。四是虽然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对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与农机购置补贴投入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五是虽然农业机械化各类机构都存在,但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工作经费少、管理服务手段落后、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还较大程度存在。六是虽然农机安全形势保持平稳,但农机监理装备、信息和能力落后,农机安全生产存在较大隐患。七是虽然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日趋良好,但基层农机部门的工作环境依然较差,基层监理机构尚有1/3为差额供给或自收自支,难以正常开展工作。八是虽然我省是农机销售大省,但农机工业规模和总产值都很小。

面对机遇,我们要深刻理解、善于把握;面对挑战,我们要认清形势、迎难而上,进一步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坚定在新起点上推动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信心。

三、铺下身子,真抓实干,全面开启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征程

实施意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着眼于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大局,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扶持政策以及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的新要求,对加快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重振农机工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实施意见》的出台对农机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面临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动力也更强。全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新任务,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滞,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和率先意识,勇于争先,敢于担当,全面开启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征程。

(一)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为根本,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3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水稻机插水平达到50%,机械稻谷烘干率达到50%,其他特色产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

——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与经济作物等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作物产中环节生产机械化与产前、产后加工机械化水平同步提升,环鄱阳湖地区、赣南等丘陵山区协调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安全、效益相统一。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产学研推结合更加紧密,农机与农艺、信息化与机械化融合得到有效推进,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步伐明显加快,基本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对装备的需要。到2020年,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优化、运作更规范、服务领域更宽、规模更大。2020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000个以上,农机示范合作社达到200个以上,农机合作组织服务农户数和作业面积占全省的70%以上,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超过250亿元。

——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农机维修、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装备手段明显改善,农机“三难”基本解决,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基本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原则

根据以上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机械化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四个重要原则。

一是毫不动摇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行动指南。要注重统筹兼顾,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紧密结合、主要环节和全程机械化共同推进、区域之间协同发展。在继续大力提高水稻机插秧的同时,大力推广粮食低温烘干,努力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业、设施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技术,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大力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和高性能、复式、联合作业机械的同时,加快老旧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步伐,逐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在鼓励环鄱阳湖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支持赣南地区加快发展,努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竞相发展、互动发展新格局。

二是毫不动摇地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驱动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要积极整合农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各方资源,发挥省农业机械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专家的作用,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探索完善多方协作、良性互动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能力、转化能力和储备能力。

三是毫不动摇地把农机合作共用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当前“三农”存在的农业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现象,解决好“谁来种田”、“如何种田”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随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社已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巨大活力,已经成为我省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农机手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代表。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机合作共用,继续把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向服务优、经营活、效益好的农机合作社配置,让更多的富民政策惠泽农村,滋润机手,推动合作社服务功能持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努力提升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

四是毫不动摇地把提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坚强保障。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影响着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要以服务好农民、基层和企业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农机质量监督服务、农机安全监理服务、农机教育培训服务、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农机抗灾救灾等六个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良好的公共服务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三)重点措施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当前与今后一阶段时期要重点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第一,以完善落实政策为重点,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全面落实。重中之重是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范操作,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下大力气争取农机作业补贴,进一步推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建立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制度,出台农机以旧换新办法,加快农业机械更新升级。积极推动农机政策性保险、农机抵押贷款及信贷贴息等政策。建立财政、金融、税费、基建投资、用地等多种政策工具协调组合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体系,切实调动和保护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让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

第二,以主攻薄弱环节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率先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尽快提升水稻育秧及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水平,水稻烘干等产后处理机械水平;大力推进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机械化。在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集中种植区域开展重点农机技术推广,力求实现新的跨越。以蔬菜、花卉大棚和健康养殖配套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加快发展设施高效农业;切实推进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大力发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环保低碳的农业机械,积极探索集约高效的新型农业耕作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利用率;实施“百县百区”发展计划,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农业机械化基础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大力支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

第三,以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推动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建立农机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技术,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大力推广精量播种、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挖掘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潜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加快建设管理、技术、作业服务三支保障有力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以提高农机手职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为重点,大力培养一批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高手,为建设现代农业造就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

第四,以壮大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体,通过政策、资金和技术指导倾斜,增强其自我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为其他农户提供服务的能力,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培养成为延伸农机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引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龙头,合理规划,积极培育建设,努力带动高性能机械、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服务品牌,积极支持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等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大力发展农机维修业,规范农机维修点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合作建立专业化农机维修站,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维修技术。

第五,以深入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制度,探索建立上道路拖拉机、纯农田作业拖拉机分类管理办法,显著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的持证率。争取农业机械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和监管服务能力。依托“金农工程”,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各项业务信息化管理。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行风建设,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执法水平。总结推广南昌市免费监理等经验和作法。加强农业机械使用安全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农业机械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第六,以提升技术装备有效供给能力为重点,促进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密切部门配合,推动落实扶持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江西是农业大省,农机需求量大,但农机工业相对滞后,要坚持“改制一批、提升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重点打造新余市中国南方农机产业园区,筑巢引凤,以园区换投资,以市场引技术,推动全省农机制造工业的发展。在新机具鉴定过程中,要坚持质量第一,创新第一的原则,促使农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避免农机产品的简单重复。优化农机市场布局,推动粗放分散的农机市场向现代型农机综合服务与交易中心转变,要通过政府主导,吸纳社会资本投入,迅速在全省建设一批集农机整机销售、农机零配件供应、新机具展示、农机维修服务、农机报废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农机信息服务、农机一站式服务、农机技术培训服务“九位一体”的农机专业大市场。

第七,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和信息宣传等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打造保障有力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基础设施投入,创新推广运行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到户率和普及率。健全以县级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完善省级农机鉴定机构检测手段,创新试验检测方法,拓展检测领域,保证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改善农业机械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土地整理,实行综合开发,加强机耕道建设,让土地平坦开阔,机械通行方便畅通,解决农机“行路难”;继续加强农机维修能力建设,合理布置网点,解决农机“看病难”;努力争取农机库棚建设等列入发改委基本建设项目,解决农机“住房难”。

同志们,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既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也是我们的事业追求。在新的起点,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发作为,努力开启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征程,为建设农业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http://amic.jxadri.gi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