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一对善心夫妇帮助流浪乞讨人员传佳话

27.10.2014  11:57

  刘小桩、敖琳婕是新余市一对以开早餐店和卖臭豆腐为生的夫妇,起早贪黑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他们坚持拿出一部分收入来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无私的善举在当地传为了佳话。2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这对年轻夫妇坚持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故事。

  经历:落难时受人“滴水之恩

  刘小桩,河南省周口市沈丘人,今年30岁。敖琳婕,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人,今年37岁。2008年10月,两人在北京打工认识,都有着度日艰难的经历,互相帮助走到了一起。

  刘小桩告诉记者,他在北京找工作期间,得到过老乡及好心人的帮助。记得有一次,他饥肠辘辘,途经一早餐店时,望着刚出笼的包子、馒头,馋涎欲滴,店主给了他包子和稀饭吃。在了解到他的不幸遭遇后,同是河南人的店主要他留下来,在店里做杂工。

  2009年初,两人商量回到敖琳婕家乡新余市谋生。当时,两人的积蓄只有400余元,在新余市区租了一间地下室住下,开始寻找工作。两人既无文凭,又无一技之长,敖琳婕只好在理发店做小工,刘小桩则打短工卖苦力。同年2月,两人登记结婚。

  在理发店打工期间,敖琳婕暗中学习了理发技能,决定自己开店赚钱,于2013年初租了一间店面理发。而刘小桩应朋友之邀,决定到深圳闯一闯。可是,事与愿违,刘小桩因找不到工作,晚上经常流落街头,甚至有过乞讨的念头。好在这个时候受到朋友及好心人的帮助,学会了加工臭豆腐的手艺,于是刘小桩决定打道回府,到新余谋生。

  然而,敖琳婕的理发店经营惨淡,刘小桩摆摊卖臭豆腐生意也不好,家里入不敷出。两人商议将理发店改成早餐店,夫妻俩共同经营,早餐和臭豆腐一起经营。今年9月1日,早餐店正式开张。

  报恩:开店时帮助流浪者

  小店生意还不错。刘小桩夫妇看着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想到自己落难时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夫妻俩决定尽自己的能力帮一帮他们,于是在店门口悬挂出“爱心告示”牌子。

  记者看到,两块“爱心告示”牌子挂在店门口搭棚的两侧,其中一块上内容是:“本店免费为流浪乞讨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每天提供10份饮食,知详情志愿者可以代领。”另一块上面写的是:“在‘爱’的激励下,本店接收流浪乞讨真正生活无着落的人,知详情志愿者可以送来。

  许多市民对刘小桩夫妇的善举感到钦佩。隔壁店主蔡先生表示:“我觉得他有勇气做这个事情,值得表扬,更值得发扬。

  刘小桩说,收工比较早,他都会骑着车穿梭于新余的大街小巷,寻找流浪乞讨人员,给他们送去食物和饮用水。有时候时间很紧,他就会把食物放在流浪乞讨者经常待的地方。

  10月21日,一位即将离开新余的流浪乞讨人员来到了刘小桩店里道别,感谢刘小桩对他的帮助,并将身上仅有的几元钱硬塞给了刘小桩,这让刘小桩十分感动。

  2013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在街上卖臭豆腐,发现一位老人躺在路边,走上前一看,发现他头上血淋淋的,问话也无任何反应。刘小桩猜着可能是老年痴呆患者,于是把老人带到店里清洗,安排他吃住。15天时间后,老人意识清醒了,告诉刘小桩一个电话,才联系上老人的女儿。老人的家人赶到新余,对刘小桩的帮助深表谢意。

  决心:好心人再资助让信心再起航

  刘小桩告诉记者,这个店最近差点坚持不住了,但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们又挺过来了。

  10月20日晚上,刘小桩在卖完臭豆腐,骑着电动三轮车回家,途中意外碰伤了一个老人。送医院后,敖琳婕每天都要去陪护,并送去餐饭。由于医疗花费很大,加上店里缺人手,经营状况不是很好,刘小桩夫妇一度产生了把早餐店转掉的想法。

  当刘小桩把转让早餐店的想法通过微信、QQ群透露给一些亲朋好友时,许多人纷纷表示要帮他们渡过难关。一位并不富有的朋友汪先生拿出了3000元钱要资助刘小桩,被婉言拒绝后悄悄地将钱塞到了刘小桩家的枕头下面。敖琳婕说,他们记下了这笔账,以后一定要还的。爱心早餐店将继续开下去,今后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善行都不会停止。

  敖琳婕告诉记者,自己当年在困难时得到了刘小桩的帮助,便喜欢上了这个憨厚的小伙子。对于丈夫的公益行为,虽然一家三口还是租房子住,但她一直都默默地支持着,哪怕生活上节衣缩食。“人要学会感恩,做善事肯定会有好的回报。”敖琳婕说。

  ■信息日报记者何琪文/图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