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审计:紧贴改革创新谋划全年工作

16.01.2014  12:46

  近日,新余市审计局召开全市审计工作务虚会,积极贯彻传达市委七届十一次会议精神,市局领导、各科与中心负责人以及县区审计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在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后,大家一致认为,刘书记、丛市长的讲话稿总结工作客观实在,谋划工作思路清晰,举措明确,尤其是在改革创新方面,“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的发展理念高瞻远瞩,敢闯敢试,将积极敢于推动新余未来的发展。审计部门要努力发挥审计工作在经济建设、整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监督和服务职能,积极发挥五大职能作用,促使我市各项改革创新的政策落到实处,为建设和谐富裕文明新余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当好改革发展的“推进者”,形成改革合力。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审计倒逼各项制度的完善,确保政令畅通,释放改革红利。通过财政审计,关注政府预算体系的完整性,促进各项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整合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集中财力办大事,进一步推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政府投资审计,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加快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通过政府投资平台审计,清理、整合、规范投融资平台,建立融、用、管、还的良性发展机制,做到科学举债、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做实资产、提高效益,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审计整改,倒逼预算管理、审批制度、决策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使审计整改成为推进改革的“催化剂”;通过加强对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带倾向性、普遍性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推动制度建设,促进改革深化,用审计的实际行动让改革蓝图变成现实。

    二是当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维护经济安全。密切关注政府财力和债务状况,地方投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税收征管秩序和乡镇引税情况,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矿产基地等国家“三大政策”落户我市的运行情况,加大对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政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的审计力度,及时堵塞漏洞,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风险,引导各方面力量把重点放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切实维护经济安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践行群众路线。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保障性住房、移民扶贫、救灾、涉农、社会抚养费等民生专项资金的审计,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惠民目标未实现、资金分配不合理、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完善、拨付不及时等现象,揭露和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造成财政资金流失和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各项专项资金有效整合,发挥资金的整体合力,严格做到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把群众的“保命钱”看住,实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是当好权力运行的“监督者”,有效制约权力。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进一步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不断加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对那些经济活动总量大、掌管资金量大、行政权力大、任职时间长的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通过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党政正职同步审计等方式,认真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要方面,正确划分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努力在评责、问责、履责、负责上下功夫,更好地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责任锁定在领导的决策行为里,健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

    五是当好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提高资金效益。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的执行情况,加强“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审计,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积极推行“三公经费”公开,预、决算公开,如实反映“三公经费”、会议费等支出情况,筑牢资金管理的高压线。以资金为流向,以效益为核心,以资金安全为落脚点,强化土地整治、农业开发、国有企业改制、社会保障、扶贫移民、公益工程项目等公共资金的审计监督,披露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沉淀、高估冒算等问题,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新余市审计局 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