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中心村建设纪实

24.09.2015  15:11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全市中心村建设纪实

  近日,记者在鹄山乡桐村看到,青一色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四通八达的公路延伸到每家每户,留守的老人在“颐养之家”老年公寓享受天伦之乐,放学的儿童齐聚图书室翻阅书籍……健身广场、便民服务站、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桐村的新变化仅是我市中心村建设的一个缩影。2014年初,我市在全省率先采取竞争立项方式,启动首批19个中心村建设工作,目前已培养出一批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文化古村型、景观生态型中心村,先后得到省委书记强卫和省委副书记莫建成的批示肯定。

  如今,放眼全市的中心村,整洁的环境、便利的公共服务、完善的基础设施也许会让你忘记自己身处农村,但参天的古树、厚重的老祠堂、叠嶂的山峦、清澈的溪水以及熟悉的乡音无时不刻在提醒你,这里就是农村,这里就是故乡,这里就是那份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愁。

   发展理念升级——

   打造城镇资源向自然村延伸的平台

  自2009年被确立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我市坚持以中心镇为突破口,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然而,由于城镇和自然村之间缺乏公共资源继续延伸的平台,公共服务无法覆盖广大农村和农民,城乡一体化进程受到制约。

  如何突破瓶颈制约,升级发展理念势在必行!

  我市主动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加快中心村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形成“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整体构架;主动顺应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的趋势,配置群众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解决制约农村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顽疾,打通城镇公共服务向自然村延伸覆盖的“最后一公里”。

   选点布点升级——

   坚持竞争立项 避免关系点人情点

  选点,是推进中心村建设的关键。

  我市在全省率先采取竞争立项方式,按照“公平竞争、择优选点“的原则,择优选择千人以上大村庄或者连片村落,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充分体现竞争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确保中心村选点定点全过程规范。

  竞争立项,让以往的“要我建”变成“我要建”,社会各界建设中心村的热情高涨。通过严格申报条件、规范遴选程序、公开竞选演说,我市最终确定19个入选中心村名单,予以公示,彻底避免了关系点、人情点的现象。

   规划布局升级——

   每村用于规划编制费用少则20余万元

  建设中心村,规划先行。

  我市采取统一打包的形式聘请具有甲级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对中心村规划进行编制,坚持科学规划,每个村用于规划编制的费用少则20多万元、多则60多万元。

  在规划过程中,我市注重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根据中心村人口规模、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探索出多种类型的中心村建设模式。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一批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文化古村型、景观生态型中心村。

   建设内容升级——

   突出服务主题,真正让农民群众满意

  农村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中心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我市在中心村建设过程中,突出服务的主题,建立起“村组保洁、乡镇收集、县区转运、市处理”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模式,农村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推进田、水、路、渠综合配套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深化森林村庄创建行动,实施百万树木进村入户等工程,不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完善交通、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因村制宜,强化“10+X”基本公共服务;突出产业支撑,做到产业富民、经营富民、改革富民。

  经过近两年建设,我市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的专业村,比如湖陂村的葡萄、湖头村的莲花湖藕、宋家村的苗木等,又比如昌坊村、南村的乡村旅游、高家村的光伏农业等。

   乡村治理升级——

   探索“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模式

  建设中心村不是一阵风,而是长久之计。

  我市牢固树立“党建+”理念,积极探索党组织建在村小组(社区)、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新模式,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工作全过程,实现村庄的固本强基、永续发展。

  我市积极探索“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模式,设立党务工作、产业发展、民事代办、社会综治等四项服务窗口,开展便民服务,进而增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探索推行“党建+农民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探索推行“党建+公共服务”模式,实现公共服务的延伸。

   保障机制升级——

   投入中心村建设专项资金达2000万元

  建设中心村,必须优化整合资源,变“散打”为“组合拳”。

  我市积极创新“高位推动+部门联动”的推进机制,实行市领导挂点帮扶方式,强化“主体考核+考核促动”问责机制,完善“项目集成+资金整合”机制,合力推进中心村建设。

  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市、县(区)财政采取配套和以奖代补方式,直接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3400万元,其中用于中心村建设2000万元;县区财政除配套资金外,对每个中心村每年新增支持资金超40万元;乡镇财政对每个中心村每年新增支持资金超30万元。同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到中心村建设,目前农村安全饮水、农垦危房改造、生态乡村等集成项目资金已衔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