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全面推行村级民事代办制

12.04.2015  09:20

(江西广播网4月12日)如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新余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村级民事代办制,目前,全市一县三区408个行政村,村级民事代办点实现全覆盖。村民足不出村、不花一分钱就可轻松办理低保、生育证、医药费报销、农机补贴等28类事项。请听新余台记者邹欣荣的报道。
 
提起“民事代办员”,分宜县高岚乡兰盘村村民钟西牙竖起了大拇指,前不久,他的妻子患重病花费了8万多元,想要申请大病救助的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村委的民事代办点,代办员为他全程代办了所有手续。【出录音1:方便又快捷,现在办事比以前容易多了。】
分宜县高岚乡副乡长钟升介绍,乡里村村设了民事代办点,代办员不仅把群众交待的事情代办好,还主动“上门找事”,通过串门聊天、民情夜访等方式上门“拉业务”。分宜县高岚乡副乡长钟升【出录音2:干部作风得到转变、群众需求得到满足的话,群众心里对村干部也更亲了,关系也更融洽了。】
民事代办”工作开展短短4个月,高岚乡的52位民事代办员共帮群众代办各类事情4200多件。
去年11月,新余市提出“推行民事代办制度,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从今年1月1号起,在全市一县三区408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村级民事代办制,给予每个行政村每年5000元的民事代办经费,县、乡两级财政分别按3000元、2000元的标准配套。
目前,新余市每个村级民事代办点有专人、有电话、有制度、有台账,建立了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三项制度,群众办事进入了“新常态”——群众办事只需进一扇门、找一个人、跑一次路,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自己想办的事。每季度,新余市委组织部都会联合有关部门,查阅台账、走访村民、调查满意度,进行督查。县(区)和乡镇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公开或暗访,将民事代办情况向社会公示和通报。
新余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卢伟平【出录音3:群众反映,干部做了许多好事、实事,老百姓得到了不少实惠;基层干部普遍感到,心里更暖了,劲头更足了,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换声)新闻短评:新余市全面推行民事代办服务,从“群众上门”到“干部跑腿”,从“被动办理”到“主动服务”,“民事代办”成为基层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便民服务“连心桥”,群众困难有人帮、事情有人办、问题有人管,群众更愿意向干部说心里话、真心话。基层干部在从“坐机关”到“跑基层”的服务角色转变中,在切实为百姓办理一件件实事中,切实转变作风,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在为新余“民事代办”点赞的同时,希望各地都能借鉴其中经验,创新各自作法,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