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公共文化服务:普洒百姓心田的阳光雨露

25.04.2016  12:39

  这些天,新余市文广新局新闻出版科长龚玲蓉转发的一条“爱阅读,有惊喜!惠民卡,等你取!”微信在记者朋友圈不断被转发;明德书院院长习欢欢正在落实第三期文化大讲堂的主讲老师和讲课内容;而新余日报记者莫宇龙正在采写新余市全国书香家庭的稿件……“书香新余”建设只是新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多项重点工作之一。

  自2013年11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在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精心指导下,新余市围绕“全省领先、中部示范”的工作目标,秉持构建“精美特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小城市典范理念,投入20亿元,高起点、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量、上水平,努力使创建工作成果普惠城乡居民。

  以设施、服务、人才、考核为重要环节,构建“四大体系

  设施网络、服务供给、人才队伍、考核评估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工作,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要环节。

  说起文化设施,投资逾7亿元建成的7.1万m2的市文化中心和2万余m2的市文化馆新馆可谓新余市的两大手笔,它们与毗连的市体育中心、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一起,形成新余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双核效应。

  两年多来,新余市以项目建设为推手,不断建立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通过采取新建改建、维修改造、设施提升等方式,着重抓实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工程建设,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7个、村文化服务中心408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54个,建成率均达到100%;全市建成城乡文化广场353个,公共戏台35个,建成率95%,设施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

  说到文化服务,市文广新局信息宣传科长王力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节庆,年年有大赛”。这种常态化、长效化服务得益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立完善。目前,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场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2015年全市文化场馆服务市民120余万人次,平均每位市民每年进入文化场馆1次。“新余有爱·文化惠民”、百姓大舞台、激情广场、百姓春晚、闹元宵、地方戏展演、农民剧团进城等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深受百姓喜爱。

  2015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对新余流动银幕的成效进行了报道。据市文化馆介绍,在文化下乡下基层活动中,全市每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000多场,实现了“每个行政村平均每月放映1场电影”的目标。 同时,全市累计建成农家书屋417家,省市县三级平均每年送戏下乡下基层350余场次,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两年多以来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总计开展9800多场(次),服务各类人群总计超过700万人次。

  文化建设、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离不开人才。新余市以培训和扶持为手段,构建人才梯队构造,建立完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体系。为配齐配强基层文化专干,全市先后组织举办了30多期(场)面向全市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等的业务工作培训班,邀请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师大等10多位国家、省级专家授课,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还组织10多批次市、县(区)文化业务骨干赴外参观学习。两年安排近100万专项经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全市地方戏大赛、采茶戏展演和排舞大赛等多种形式,促进获奖农民、社区文艺团体队伍发展和业务水平提高。目前全市文化系统各类人员达到383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专职工作人员125人,做到每个综合文化站平均3人以上,每个行政村和社区均配备了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

  市创建办介绍,新余市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了2014年、2015年全市改革创新,2014年、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市政府60件民生实事考核内容、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强化考核、及时通报、奖优惩劣,促进创建工作任务按时保质保量落实到位。

  以特色文化服务模式创建为主要抓手,迸发“三大亮点

  创建示范区,既要有“规定动作”,也要有立足本地实际的“自选动作”,独具新余特色的“三大亮点工程”无疑为创建工作“加分”。

  2015年7月20日,中国文化报一篇《公共文化服务在“云端”触手可及》吸引众人眼球,文中报道题材内容正是我市数字文化网的建设成效。

  总投资260万元的数字文化网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大最小”的价值取向,既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又满足个人最小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服务范围上“全民总动员”,内容提供上“1云+4网+N端全覆盖”,管理理念上“全民互动、线上监督、满意度及时反馈”三次方重构,具备了文化资源池、文化保险柜、文化服务集群、文化长廊等四大特色功能。

  新余文化艺术大学语言艺术委员会主任易彬彬,谈起自己在大学里志愿服务实践深有体会。她说,原来怯场的学员通过培训现在能够勇敢地走上讲台了。新余市构建公益性社会大学——新余文化艺术大学,以此为“艺术课堂”,集中全市各界优秀文化艺术师资力量,搭建免费公共文化服务联合培训平台,免费培训总计25个科目,已接受报名两千余人次。此举在今年3月22日为中国文化报所报道。

  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江西日报等媒体所关注和报道的还有新余农家书屋“1+X+电商”创新模式。我市打造“升级版”农家书屋里,村民除可以享受原有的图书借阅、电子阅览等之外,还可以就近办理社保、医保、计生、农机补贴、建房审批等服务,使基层农家书屋“活起来、用起来”。

  市文广新局局长刘献忠说,通过两年多的改革探索和创建,新余市公共文化实现了七个转变:从政府到社会的转变,从小范围到广覆盖的转变,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从菜单式服务到自助式服务的转变,从固定服务到流动服务的转变,从传统服务到数字服务的转变,从单一服务到多元服务的转变。

  公共文化的阳光雨露,正在普润着百万新余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