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多种模式发展循环农业

06.03.2017  20:37

  近年来,新余市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产业特色明显。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养殖业污染较重、农作物秸秆使用率低等问题,农业面源污染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同时也不同程度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该市从探索多种循环农业模式,走循环发展之路。

  一是“N2N”区域循环农业发展模式。2014年引进江西正合公司,采用欧洲高浓度全混合式沼气发酵工艺,建设了罗坊沼气站,一、二期工程已完工,集中供气6千户,同时建立病死畜禽集中处理厂、乡镇病死畜禽集中收集点和规模养殖场冷冻收集点。年处理养殖场粪污3万吨、病死猪7千头、秸秆1万吨。三期2万方沼气发电项目今年8月并网发电。初步构建了养殖场粪污、病死畜禽收储运体系和田间消纳体系,并流转千亩耕地,开展沼肥种植优质稻试验,逐步探索出“N2N”区域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二是以秸秆、林业废弃物为纽带的循环模式。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化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 “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产业链。新余市欣欣荣农业公司,投资3千万元建成了万吨食用菌生产流水线,大棚450个,年生产香菇等食用菌1万吨,年处理林业三废原料3万吨。生产废料生产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生产。再如位于该市中田8.35万吨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8亿元,采用双孢菇培养料的隧道发酵技术,建成后年可处理农业废弃物19.2万吨。

  三是生活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模式。对生活垃圾处理采取焚烧发电。我市初步建立了一个以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四级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运作体系。2014年建设了新余市生活垃圾发电厂,由永清环保能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项目总投资2.4亿元,占地106亩,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年发电量6800万度,可供4 万户居民生活用电。

  四是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模式。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存在农业安全隐患,回收处置工作意义重大。我市在新余景源农业公司4.9万亩麒麟西瓜基地开展试点,年残膜回收量1646万吨,回收率68%。回收的残膜制造塑料米粒。

   五是“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围绕中小型养殖场沼气站建设,建立新余蜜桔“猪沼果”基地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