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大力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
人才兴业 人才强市
新余大力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
人才工作联席会、人才工作座谈会、人才访贫问苦、十佳系列人才表彰会、人才工作宣传周、专家联谊会换届会……一个个“人才工作日”活动的开展,彰显见证新余关心人才、尊重人才、支持人才的拳拳爱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新余市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新余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规定》《新余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激励办法》《新余市政府津贴享受人员选拔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一个个人才新政的出台,奋力迈出新余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铮铮步履。
近年来,新余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和人才优先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形成了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生动局面。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4.4万人,人才密度达2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才引领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
构建党管人才的运行机制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新余市通过抓人才基础性工作建设,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系,建立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为人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做好人才工作机构的顶层设计。2004年,全国人才工作第一次会议后,新余市就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县级),挂靠组织部,对人才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由此建立了高位推动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考核办法。通过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标考核体系和考核奖惩办法,使人才工作“软指标”变成“硬任务”。近年来,新余市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县级领导班子和县级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并注重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对各单位的评价、奖惩挂钩,尤其是对“一把手”的评价、使用挂钩,从而激发各职能部门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人才工作合力的形成。
加大人才工作经费投入。通过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为人才引进培养、重大人才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新余市较早就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从最初的每年100万,提高到现在的每年1000万,如确有需要,还可以追加,上不封顶。县区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不同额度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总体规模近2000万元。
着力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新余市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动力,着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地域限制,为外国籍海外人才评定职称;打破学历限制,拓展人才评价领域,开创了我省为夏绣从业人员评定职称的先河。同时,积极探索职称评聘分开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在专业职务聘任中的自主权。
创新人才选任机制。全面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选拔培养链。在全省率先实行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直接选拔乡镇党政副职和考录事业编制。积极探索党政人才锻炼新途径,选派了新提拔的县级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委书记,选派了干部到市属重点项目进行全天候帮扶,选派干部组建38支招商小分队实施产业招商,选派县级和县级后备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群众工作特派员。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新余市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新余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规定》《新余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激励办法》《新余市政府津贴享受人员选拔办法》等10多个文件,进一步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鼓励创新型科技人才向战略性新型产业集聚。
形成引才育才用才的生动局面
做好人才工作,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的各项人才工作政策措施。在具体工作中,新余市紧紧围绕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关键环节,多措并举,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开放式引才。先后与上海交大、中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合作机制。2008年以来,新余市刚性引进各类人才3.69万人,其中博士123人,硕士386人。与此同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通过聘请政府顾问、科技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了16名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268名博士和教授,其中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原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博士等。
搭建事业发展平台。全力打造了高新区、分宜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3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各具特色的产业平台,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承接载体,推动科技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聚集一批人才”的链式效应。
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突出引进和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急需人才,实施人才引进培养“十百千万”工程、科技创新“543211”工程、引进“百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工程、“新余人智力回归”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三年千名领导(人才)学习培训计划”等工程。这些工程的组织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新余市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新余市积极筑巢引凤,给一流人才一流待遇、特需人才特殊政策,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出台《新余市高层次人才优待办法》,在创业发展、学习培训、职称评聘、人事代理、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休假疗养、旅游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特殊优待,真正使高层次人才“才有所值”;制定出台《新余市高层次人才配偶子女就业促进办法》,一个高层次人才家庭解决一个事业编制,协助解决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子女就业问题,从而营造了以优惠待遇留人的政策环境。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专家制度,市领导结对联系优秀人才;在江西省率先投资1.5亿建设360套高层次人才公寓;在部分学校实施双语教学、设立外籍特色门诊等措施,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及外籍专家就医和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每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与人才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营造了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气,开展“新余市突出贡献人才” 等评选表彰活动、组织高层次人才健康体检和休假疗养活动和重大节假日定期走访优秀高层次人才活动。(新余新闻网7月27日讯 记者 李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