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探索新农村建设发展升级新样本
全省新农村建设发展升级现场推进会本周在新余市召开,新余市通过加快中心村建设,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实现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发展升级的新样本。江西台记者龚小娟、通讯员陈广宇报道:
来到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中心村,风景如画、干净整洁、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映入眼帘,村里几位保洁员正在仔细打扫,所有垃圾运到村里的垃圾处理厂焚烧,下保村在新余乡村率先实现了垃圾分类,村干部胡青古:【出录音:“我们每个村小组都有一个保洁员,每天都是两次打扫,把焚烧的垃圾焚烧,回收的垃圾全部要回收起来,有害的垃圾统一起来,一起填埋。”】
村民何天云说以前走在村里,到处都是狗屎、牛粪:【出录音:“现在都搞好啦,我们村里面的人都自觉遵守环境卫生。”】
长期以来,新农村建设多以50户左右自然村为主,大多只注重村庄的道路硬化、房型改造等“物”的建设,许多小村庄建后出现“空巢化”现象,造成公共设施浪费。而一些大村庄却因没有纳入建设范围,脏乱差现象严重,群众急需的公共服务得不到满足。为此,新余市启动19个中心村建设工作试点,不新建房屋设施等硬件,而是加强管理服务等软件,强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新余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威:(出录音)“坚持把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便捷出行等公共服务作为重头戏,建立小学或幼儿园、卫生所、文化活动中心、公厕等。”
仙女湖仰天岗办事处湖陂中心村开展了试点建设,村干部一项一项为村民做好服务,如今村里环境优美、管理高效、生活便捷,许多城里人都羡慕湖陂村的生活。村民王小春:【出录音:“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节假日好多城里人跑到我们这里来玩,旅游。”】
如今,湖陂村已建成全省最大的葡萄产业村,罗坊镇湖头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白梅村民俗文化古村样板已见雏形……。新余市为中心村建设已经投入了3400万元,乡镇也配套了资金,并建立了对乡镇、村委第一责任人的考核机制、建立了项目集成加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给全省树立了新农村建设发展升级的样板。在本周召开的全省新农村建设发展升级现场推进会上,省委副秘书长、农工部部长毛祖逊希望各地向新余学习,今明两年在全省建设654个中心村样板:(出录音)“明年5月份完成,在资金上各方都加大投入,我们要求县长挂点,领导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