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教育局回应群众关切聚焦问题查改

03.04.2014  19:18

  日前,新余市教育局机关组织了10个调研组,密集走访城乡教师、家长、“两代表、一委员”、商会和部分企业家代表,从城镇延伸至乡村甚至边远教学点,覆盖全市各个区域。调研组以倾听民意为己任,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向群众问教育发展良策、问教育民生需求、问改进作风举措。此次大规模的走基层、问民情,正是市教育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意见环节中,精心安排的又一特色“自选动作”。

  市教育局征求意见力求做到区域全覆盖、社会人员广接触,通过基层走访、专题座谈、挂点联络、问卷调查、电话专线、设置意见箱、开通网络监督,多层面、多渠道听取意见。目前,市教育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共征集到300余条意见和建议。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认为:“问题意识是最可贵的意识,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从问题中发现差距,从问题中寻找机遇,从问题中理出思路,只有这样,我市的教育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

  在认真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市教育局重点把破解城区教育资源紧缺难题,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市教育的中心工作。

  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当前正在积极规划筹建高新一中、市中心幼儿园二部等学校,加快推进分宜五中、市九中、市五一路小学、市明志小学、通济小学、富塘小学等学校改扩建工程。

  探索学区办学,采取先行先试、逐步推进的方式,选择部分城区学校实行不同模式的学区办学,均衡优质教育资源。

  整合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城区街道办事处所属学校上收渝水区政府统管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下一步,将通过采取更名、改扩建、完善设施设备、校长教师交流等办法,提升其办学水平,承担城区义务教育划片招生任务。 

  着力提升教育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以职业教育企业化、社会化、特色化为方向,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建职教集团,探索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重点抓好机器人项目、冶金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数控技术、光伏材料、汽车驾驶与维修等精品专业,致力促进产业与专业、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师傅、学习场所与实习场所、学生学习与工作岗位的“五个融合”,努力延伸职教集团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形成职业教育新的发展增长点。

  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指导市职教中心与袁河经开区建好用好机加生产实训基地,做实渝州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逐步在太阳能学院、冶金学院建立大学创业孵化器。目前,新余市职业教育正在实现从扩规模到提质量的转变,由招生就业“两头在外”向服务新余经济发展转变,由传统办学模式向创新发展转变,今年新余市职业院校学生服务本市企业比例有望达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