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致力打造成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示范区

19.04.2014  19:01

     项目审批36天办结 家门口享受便民服务

    新余市致力打造成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示范区

    新华网江西频道4月19日电(敖卫兵 周新华 朱志平)项目审批,由193天缩短为36天; 四级联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民服务项目;代办服务、中介服务超市,实现行政审批提效……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新余市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把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问题为导向,从企业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切实抓起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行政审批效率不高、人民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着力构建高效、快捷、智能、便民的行政服务和便民服务体系,致力打造成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示范区。

    “网络化”审批,193天缩短为36天。新余市以“网络化”审批工作平台为契机,采取“整合流程、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改革方式,打破部门界限,压减和理顺审批事项的前置条件,开展并联审批,大幅度减少了审批事项、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审批时间由原来的193天缩短到现在的36天。并不断完善并联审批系统,将并联审批系统与全省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全市数字化办公系统进行了联网对接,实现三网合一。

    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民服务。为达到真正方便群众办事的目标,新余市在做好规范行政服务事项审批的同时,积极做好便民服务事项的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梳理全市各部门的便民服务事项,目前已将31个部门的276项便民服务事项按照审批模式统一固化,全部纳入全市便民服务系统办理,实行公开审批,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在此基础上,将网上审批便民服务系统向社区延伸,实现市、县、乡、社区四级联网,把网上审批便民服务系统直接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目前,已选定仙来湖社区、钢丝厂社区等4个试点社区,网上便民服务系统已基本搭建完成。

    全程审批无偿代办。新余市制定了《新余市服务企业行政审批代理制办法》,明确行政审批代理制主体、行政审批代理制的主要服务对象及内容、责任追究和考评等工作机制。同时,推进由代办一般事项向代办投资项目审批等核心事项延伸,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落户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专门成立了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并将实行市县乡三级代办制,中心无偿为企业代办其在落户、开工、投产、运营等各环节的行政审批事项,构建一条龙式的全程行政审批代办服务平台。

    中介服务实现行政审批提效新突破。针对投资项目前置审批服务过程中中介机构花费的时间较长,效率不高等问题,新余市对在投资项目审批领域的中介机构进行了调查摸底,探索建立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新模式。已对13个部门涉及的28项需要前置审批服务的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将在规范和清理中介机构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实施中介机构与行业主管部门完全脱钩的模式,加大对各类中介结构培育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探索建立中介机构“超市”等服务平台,研究建立中介机构的绩效考评和诚信体系等机制,最大限度的减少投资项目申报技术辅导期时限,缩短中介机构服务时间。随着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新模式的建立,大大提高了该市的行政审批效率,实现行政审批服务提效的新突破。

     

     新余6月底完成政府机构改革 调整部分行政区划

    17日,记者获悉,新余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机构改革任务,2017年底前完成政府职能转变任务。 详情>>>

     杜绝政府“乱伸手” 新余率先晒“三单

    16日,记者获悉,继网上并联审批、公车改革后,新余市日前在我省率先公布第一批“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监管清单”(文内简称“三单”),利用现有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和数字化办公平台,实现负面清单、权力清单、监管清单行政权力的全链条管理,使各类行政权力的所有环节做到公开化、透明化,最大限度约束审批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真正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方便基层群众办事,有效防止行政权力运行中的腐败问题。 详情>>>

     小政府 大社会 活市场 优环境 新余四大改革创新工程风起云涌

    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时限过去需要130多个工作日,如今仅需36个工作日就能完成,审批时限大大加快;一般性文件1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需多名领导会签的公文不超过3个工作日,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全国率先;全市公务用车改革已经完成,剩余车辆全部公开拍卖,车改走在全省前列……今年以来,新余市围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发展至上、富民为先,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通过实施“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四大改革创新工程,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来推动全市上下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营造最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经过前3个月的实践,全市上下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氛围空前浓厚,凝聚了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