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软硬兼施整治小餐饮 把好“进口”关

24.10.2014  17:46

    小餐饮作为广大市民消费的主要场所之一,历来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新余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紧紧围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这一中心,创新举措,严格履职,大力整治小餐饮,为创建文明城市保驾护航。

    严格许可准入 创新监管模式

    新余市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出台小餐饮服务许可暂行规定,督促小餐馆进行软硬件设施改造。近年来,全市有1200余家进行升级改造,引导600余家无证小餐饮纳入许可规范化管理。同时,坚持按照“一个公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公示栏),二个推广(推广使用筷子消毒机、推广使用环保型快餐盒),三个必须(场所必须达标、操作必须规范、餐具必须消毒),四个百分百(100%体检培训、100%建立台账、100%量化分级、100%监督检查),五个统一(统一着装、统一台账、统一制度、统一餐厨废弃物处理、统一采购证照齐全的消毒碗筷)”标准,引导小餐馆完善设施,规范经营服务行为。特别是在今年,针对小餐饮整治规范工作,又先后出台小餐饮食品安全整规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小餐饮监管。

    严查违法行为 量化分级管理

    近年来,新余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大力开展针对小餐馆在内的“地沟油”、瘦肉精、乳制品、鲜肉及肉制品和无证经营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小餐馆经营违法行为,先后对256家小餐馆立案查处。同时,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建立餐饮单位信用信息档案,对全市持证餐饮单位进行量化分级评定公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量化评定小餐馆1216家,优秀良好39家,一般1177家。通过量化分级评定,引导消费者找“”消费,促使餐饮单位进一步加强自身管理。此外,开通12331举报投诉热线,建立手机短信群发平台,开展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人员密集场所“五进”现场宣传咨询,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

    (来源:新余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