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铁腕净水净气净土 回应群众环保关切

24.06.2014  01:30

人民网新余6月23日电 (肖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江西新余开门纳谏,广泛征求意见,全市各级各部门共收到意见3.2万条,其中,收集意见建议最多、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问题。6月23日,新余市举行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新闻发布会,公布该市环境质量情况,积极回应社会关注。

全市原水水质合格率达100%

新余市委书记刘捷说,2010年至今,新余市重点开展了4大水流域环境整治,通过设置重点保护区、关闭或搬迁江河沿岸污染企业与畜禽养殖场、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禁止网箱养鱼、禁止沿岸种植农药使用量较大的棉花等手段,极大地减少了污染源。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新余市4条主要河流水质呈现稳中见好的趋势,全市原水水质合格率达100%,其中一类水检测率占2%、二类水检测率占90%,三类水检测率占8%。饮用水源地各项目均达Ⅲ类地表水标准,其中饮用水一级保护区水质达Ⅱ类。全市小(2)型以上水库水质达到Ⅲ类水以上。

3至5月空气优良率达到80.5%

刘捷表示,2011年以来,新余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城区燃煤锅炉整治,完成了第一批42台燃煤生活锅炉成型生物质燃料改造,第二批54台工业锅炉整治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对城市公交车和的士车积极推进以汽代油工程,大力发展绿色公交,累计购置新能源(清洁能源)空调公交车80辆,全市绿色公交占新余公交日常营运车辆总数的40%;启动机动车“黄绿标”管理工作,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7114辆。

从今年起,新余市建成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评价标准按照新标准(即AQI评价体系)开展空气监测,监测标准更加严格,新增细颗粒物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三个监测项目,今年3-5月的优良率达到80.5%。

修复污染土地面积4.8万亩

发布会上,刘捷介绍,2012年,新余对全市污染防治重点村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查,确定全市受污染村庄39个11606人、受污染土地10万亩。以此为依据,新余在全省率先启动了重金属污染治理,目前,新余已搬迁污染村庄15个1382户3590人,通过种植花卉苗木修复污染土地4.8万亩。

下一步,新余将加快土壤污染治理,重点落实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力争早日完成受污染村庄搬迁、受污染土地修复任务。

疏堵”结合 发展经济不毁环境

当前,国外和沿海地区对高污染企业开始实行严格限制,这些企业为了生存,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因而,地方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格外擦亮“环保”的眼睛。

刘捷表示,新余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是有选择性的,工作中也采取了“堵疏结合”方式。“”主要体现在结合新余产业特色、资源优势及发展重点,根据产业规划,每年聘请相关权威专家把脉,指导新余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有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而不是来者不拒。此外,新余建立项目预审制,严把项目准入关。“”也体现在新余对现有企业,按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进行改造升级,严把项目能评关,指导、监督生产单位逐步淘汰落后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使其达到环保要求,实现顺利生产。

我相信,通过‘疏堵’结合的系列举措,可以有效防止污染企业进入,同时推动现有企业达到环保要求,实现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的双赢效果。”刘捷说。

污染治理交专业环境服务商办理

为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新余新成立了高新区、仙女湖区环保分局,实现了每个县(区)都有环保机构,市以下环保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建立了工业企业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5年一次的普查机制,及时摸清、全面准确掌握全市污染情况;率先在全国开展合同环境服务试点,支持企业和各级政府运用市场手段,采取减排量采购模式、投资建设采购模式、托管运营采购模式等购买环境服务,将污染治理工作交由专业的环境服务商办理。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