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首次把不履职政协委员"请出门"

09.07.2014  10:41

    6月30日,政协新余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邹细根、廖武生因长期不履行职责“被辞”去政协委员资格。据悉,这是新余市政协首次把“不履职”政协委员“请出门”。

  如何判断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履职”是否合格、“履职”不合格是否有正常的退出机制?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和剖析。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人大代表郑劲平曾在广东省“两会”上建议:应该减少官员和企业家的比例。这样,让一些真正有时间、也愿意替老百姓发出呼声的人当代表。

  说

  不履职就“请出门

  今年1月12日,南昌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大会应到代表440人,实到406人,符合法定人数。根据记者多年采访经验看,在多数类似大会上,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总有微小差距。据悉,有个别代表或委员大多因事因病到不了场。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说,到不了现场的会提前请假。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只有极个别人不能做到?这是责任感问题。”省人大代表刘锡秋说,即使是再忙,在可调节范围内,人大代表们(政协委员们)都该认真履行百姓赋予的参政议政权力。

  记者了解到,在新余,就首次把不履职政协委员“请出门”:政协新余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邹细根、廖武生虽是政协委员因未履行其正常职权而“被辞”去政协委员资格。

  “兼职”陷入尴尬

  大家常在“两会”上“”到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在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建议、意见等,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时要作审议发言;在参加执法检查和视察等工作中指出问题、提出意见;在开展述职评议中对评议对象“说长道短”;在工作评议中或“褒扬批评”或“针砭时弊”等,这些都需要人大代表真实意思的表达。

  “人大代表要敢于直言,敢于说真话、实话,最重要的是要说出老百姓的心里话。这样才能履好职。”省人大代表刘锡秋说。

  政协委员的主要工作方式也是发表意见,要敢于“谏言”,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反之则是“不履职”行为,应当辞去或罢免其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资格。

  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兼职”问题也是导致正常履职出现状况的主要原因。如人大代表,除人大代表职务外,还有很多本职工作要做。政协委员的身份更多元化,几乎涵盖了各个行业。

  南昌市西湖区人大选任联工委主任李永华告诉记者,区人大安排10名人大代表参加的视察活动,至少要联系二三十名人大代表才能确保10人准时到场。就因其官员身份一时脱不开身。

   解

  出台措施 无法履职应请辞

  记者了解到,南昌市西湖区人大针对“太忙”的人大代表提出了解决办法(《关于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辞职暂行办法》)——区人大代表由于健康、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不能有效履行代表职务的,本人可以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辞去代表职务的请求。

  另外,西湖区去年底出台了《人大代表履职评价内容计分方法》,对人民代表的履职表现打分。到年底刚好满一年,届时将人大代表一年来的履职表现予以总结。如果不合格会怎么办?据西湖区人大选任联工委主任李永华介绍,人大代表是选举出来的,而且经过了法律程序,因此针对连续两年不履职的人大代表,会采取谈话方式,将劝其辞去人大代表职务,然后再走法律程序。

  “以前确有一些人大代表较随意,一有事就请假。但自从出台上述办法后,约束力加强了,出席(出勤)情况明显好了很多。”李永华告诉记者,目前该区还没有一例因为“太忙”无法履职而主动请辞的。但有4例因身体、年龄原因请辞的。

  有专家表示,这样的操作办法值得借鉴。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