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传统杂货店:瓶瓶罐罐装满人情味(图)

14.11.2013  23:31
        汪加忠(左)和弟弟汪加喜(右)与弟妇庄秀莲一同经营杂货店30多年。(新加坡《联合早报》) 白糖装在大缸里,汪加喜熟练地舀起。(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这里曾经是个热闹的地方,甘榜村民每天进出购买柴米油盐,偶尔也会停下脚步和店主闲聊。到了傍晚天色渐暗,店里就会亮起一盏盏暖和的煤油灯,为晚归的村民照亮夜路。

  如今的致成商店,被一栋栋高耸冰冷的水泥建筑物包围,唯有这家杂货店保留了50多年前的旧式建筑风格。光顾杂货店的顾客人数已大不如前,购买的物品也大多不再是日用品,改为汽水、零食和香烟等零散物品。

  位于乐赛路(Rosyth Road)31号的致成商店,是本地少见的私人住宅区内的传统杂货店。一层楼式的蓝顶老旧房屋,除了是售卖包罗万象食品和用品的杂货店,也是店主翁柳兴(73岁)与妻子的住家。

  翁柳兴还清晰记得15岁那年,小学毕业后就来到这家杂货店打工,以帮忙养家。他从零开始学起,学习买卖、订货、送货等,不久后便驾轻就熟。1983年,当时年迈的店主决定退休,翁柳兴便将商店买过来,接手做下去。

  回忆起刚加入杂货店工作的情形,他说:“六七十年代的生意最好,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超级市场出现。这里以前是甘榜,附近的居民每天都会来买东西,生意非常好。”语气略带感慨。

   超市促使传统杂货店顾客流失

  的确,在新加坡走上现代化道路之前,市民主要依赖住家附近的杂货店购买粮食和各种日用品。一直到1973年,为了应对油价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问题,新加坡职工总会平价合作社(NTUC FairPrice Co-Operative)在大巴窑开设了本地首家职总平价超市,并由当时的李光耀总理主持开幕仪式。

  超级市场的出现,开始造成传统杂货店的顾客流失。据新加坡杂货店联谊会统计,在1970年代,本地有超过1200家杂货店,如今却只剩下100多家。

  新加坡杂货店联谊会会长吴金沙(76岁)指出,昔日的传统杂货店不仅为邻近住户提供粮食和日用品,有时甚至还会提供贷款,让村民有足够资金修建房屋,是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

  他透露:“在70年代,消费者可说是非常依赖杂货店。尤其是在乡村里,要是有村民须要更换亚答屋或沙厘屋的屋顶,他们通常会向杂货店先借一笔钱去做维修,到了月底领了工资再偿还。可见杂货店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多由年迈店主经营

  记者走访了五家杂货店,发现大多数由年迈的店主经营,其中最年轻的店主是中年以上的卓猷义(43岁),在大巴窑8巷一带经营“宝发”杂货店。

  其他店主包括致成商店店主翁柳兴,在宏茂桥10道经营“许发兴迷你市场”的许键豪(65岁)与妻子黄巧莲(60岁),以及东陵福路(Tanglin Halt Road)“鼎发”杂货店的三名店主汪加忠(66岁)、汪加喜(60岁)与其妻庄秀莲(53岁)。位于芬禧路(Fernhill Road)的私人住宅区内也有一家杂货店,简陋的小店以数块锌板围起,与隔邻的摩登洋房形成对比,但店主不愿意受访。

  五家杂货店当中,以汪加喜等人经营的杂货店最为传统。一踏入店里,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这里的米、白糖、香料不是以现成包装售卖,而是按照顾客要求提供所需的准确数量。店里甚至还有一角专用来存放椰子,并备有一台可将椰子削成椰子丝的老旧机器;用来装苏打饼、耳朵饼等传统饼干的容器,也是配有红色盖子的大型玻璃瓶,散发浓浓的怀旧感。

  受访店主都说,经营杂货店的收入不高,顶多就足以养家糊口。原因在于传统杂货店一来面对超市的竞争,二来杂货店的规模较小,无法向批发商大量进货,因此无法以较便宜的价格买出。

  卓猷义以香烟举例说明:“多年前,我们每卖出装有十包香烟的大盒装,就可赚取大约相等于一包香烟的盈利。现在以110元卖出同样装有十包香烟的大盒装,却才赚不到2角钱。

  “撇开香烟不谈,十年前我们卖出任何物品,大约可赚回10%的盈利。如今能赚上7%,就已经算是很好了。

  许键豪也有同感,并指出:“超市一出现,很多杂货店店主感到紧张而拼命削价,结果造成同行之间互相竞争的局面。加上租金、水电费、工人费等杂费,每个月的收入实在不多。

   不希望让孩子接手杂货店

  尽管如此,几名受访的店主都是靠杂货店生意养大孩子。令人略感惋惜的是,他们都纷纷表示孩子大多不愿意接手杂货店生意,也不希望看到孩子这么做。

  例如,汪加喜与哥哥和妻子经营的杂货店已有50多年历史,但他说,再过几年也许就得收手不做了。

  他笑说:“我有七个兄弟姐妹,只有三个人有机会念书,其余的长大后只好出来打工。我的教育程度不高,这是我们的家族生意,也是我最熟悉的行业,不做这行还能做什么?

  “我的三个孩子就不同,他们读过书,有很多专长,可以找到其他更好的工作。更何况要是让他们到店里帮忙,还得给他们一小时10元的打工费,我可请不起,哈哈!

  几名店主也指出,为节省开支,杂货店有许多工作必须亲力亲为,包括搬运、排放和清理货物等累人的杂活。再加上杂货店往往一周营运七天,一天营业12个小时以上,时间冗长,因此,年轻人多不愿涉入这行业。

   仍允许少数老顾客赊账

  传统杂货店最富有人情味的地方,在于它以往会为顾客提供免费送货服务,并允许赊账。然而今时今日,允许顾客赊账的杂货店已非常少见。汪加喜、许键豪和卓猷义说,至今依然会特别允许几名老顾客赊账。卓猷义也透露,目前依然会为几户行动不便的年长居民提供免费送货服务,延续了传统杂货店的一些做法。

  正如吴金沙所说:“传统杂货店是最有人情味的地方。顾客每天进进出出,老板每一个都认识。即便只是路过,彼此也会亲切地打招呼。遇上过年过节、大喜之日等喜庆,也会礼尚往来,充分体现出甘榜情谊。

  “传统杂货店一个个在岛国上消失,实在令人惋惜。我想,现在要找到一个像杂货店这样充满温暖和人情味的地方,已经是不太可能了。

   新加坡杂货店联谊会为证明没有牟取暴利成立

  新加坡杂货店联谊会在1970年成立,其背后还有一段相当精彩的故事。

  会长吴金沙说,联谊会成立的原因,是因为1970年代的新加坡面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许多消费者却以为是杂货店不良业主故意抬高价格,牟取盈利,因此爆发不满。为了平息公众的不满,一群杂货店业内外人士成立了新加坡杂货店联谊会,并将所有成本费、进货价格及所赚取的盈利公开让消费者知道,以证明杂货店商家并没有从中牟取暴利。

  吴金沙说:“当时的消费者并不了解,货物经过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多方转手后,利润已被分薄。我们杂货店最多只赚8-9%的利润,并没有消费者所想象的多。

  杂货店联谊会在高峰期曾有过1000多名会员,但随着传统杂货店抵挡不住超市的竞争而纷纷倒闭,目前只剩下大约100名会员。

  顾名思义,联谊会目前的主要目的,是为杂货店店主举办联谊活动,偶尔也帮忙店主解决问题,争取福利等。 (李白娟 梁麒麟)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