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珠山区新厂街道昌江广场社区“大工委制”促发展

17.07.2014  22:26

  近年来,珠山区新厂街道昌江广场社区充分发掘社区优势,考虑驻区单位和企业较多, 2010 年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大工委制”。经过四年的探索,如今这个位于城乡结合部、所辖范围内困难居民较多的昔日“困难”社区,社区环境、治安等方面满意率不断提高,在居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型社区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前行。

  “谈到社区党建工作还得多亏社区党支部书记余兰英负责的‘大工委制’,社区落脚点是为民服务,创新‘大工委制’的出发点是更好服务社区居民,为居民们提供便利。”昌江广场社区主任张志华感慨地说道。“对于关爱困难群体的事情,也是每个社区都在做的。作为社区干部,我们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办法能够尽快解决居民的各种生活难题。

  社区居民熊国华在去年4 月底去世了,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这件事情让张志华记忆犹新:2012 年10 月,熊国华的姐姐把他患有脑瘤的情况反映到社区,当时,社区干部已经把低保户申报材料全部报上去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在得知熊国华这个情况后,立刻向街道反映了这个情况,当月就破例为他落实上低保户政策。“虽然时过境迁,但这件事情让我很受触动,有时候解决问题的速度就是在与生命的赛跑,虽然只是一个月300 元钱的低保费,但至少在他的最后时刻,让他享受到了政府给他的帮助。”张志华动情地说,熊国华去世没多久,他姐姐还特意送来了感谢信。这件事情让我们社区干部很感动,虽然最后我们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但整个过程我们都参与了,社区干部和他的家人也都尽了力。

  “大工委制”确实给社区工作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通过“大工委”的桥梁作用,社区群众的意见更容易得到反映,社区群众的困难更容易尽快地得到解决,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更和谐。

  雕塑瓷厂生活区的生活用水,是困扰居民20 多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该社区通过各种渠道,加上“两代表一委员”的努力以及社区和自来水公司的沟通以后,一直想在宿舍区安装二次供水的设备,因为各类原因的影响,二次供水的选址问题一直没有敲定。最终大家商议决定把原自来水管全部换掉,终于让雕塑生活区的居民用水问题基本解决了。同时,该生活小区还存在路况不佳,居民行路难的情况,共建帮扶单位——市建设局为小区修了一条长300米、宽3 米的主干道,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社区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也收到良好效果,在接待日对来访居民提出的问题做到了迅速答复,尽量解决,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在昌江广场社区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大工委”委员们都非常积极热心地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活动,并本着“共同需求、充分协商”的原则,不定期地讨论社区与辖区单位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统筹指导辖区内机关、社区、学校、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该社区定期组织召开“大工委”会议,本着共同需求、充分协商原则,共同讨论社区与辖区单位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同时,依托“大工委制”,该社区积极联合优势资源为居民排忧解难。(周筠)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