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的“种粮经”

13.03.2015  21:48

今年32岁的胡金水是新建县西山镇龙桥村村民,在许多年轻农民纷纷涌向城市打工时,他和伙伴回到农村,开始流转土地规模化种粮。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忙碌时节,作为大规模种粮的新手,他今年有什么打算,又有什么迫切需求呢?今天的记者走基层请听江西台记者李俊发来的报道《新型农民的“种粮经”》。
(新型农民的“种粮经)
胡金水去年和同村的邹小林一起放弃在外打工生活,回到家流转了村里的200亩水田,一年下来纯赚15万元。由于种田效益好,胡金水和邹小林决定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规模。(出录音)“胡:去年我们只种了一季,今年准备种两季,还是200多亩,但是加起来就有400多亩产量了。我们准备再扩大一点规模,把剩下的200多亩一起租过来。
早稻播种各项准备工作两人也已经早早做好了。(出录音)
“记者:现在农资都准备好了吗?
邹:已经准备好了,种子大约800多斤左右。大约3月28号左右播种。
记者:自己育秧还是集中育秧?
邹:在田上用地膜育秧了,还有一点到田上撒谷。
记者:秧盘的机插的集中育秧搞了吗?
邹:没有搞。”
作为村里年轻一辈的种田人,胡金水觉得思路要打开。不能像父辈那样满足仅仅解决人们吃饱的问题,还得种植绿色有机稻,满足人们吃好的要求。(出录音)
我们有个什么规划呢,想种一块有机田,虽然产量低,但对人身体健康有好处。价格高。我想试个20亩左右。到时候农技站会支持的,他们也比较支持。
由于去年才开始大规模种田,没有资金购买农机,胡金水和邹小林没有实现集中育秧和机插秧苗,去年收割中稻也是请专业农机服务队帮忙。两人今年想买一台收割机解决稻谷收割成本高的问题,可这需要三十多万元,他俩希望,要是有一些金融支持就好了。(出录音)
邹:跟不上,很难跟,我们都是外省请过来的,那种联合收割机。自己想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