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两会报道路径:从崭露头角到大放异彩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黄玥 冯文雅 于子茹)“我是新华社和新华网记者,我是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记者,我是香港文汇报和文汇网记者......”在今年全国两会人大和政协的各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发现了这样的一幕,提问的记者报出他们所代表的传统媒体后,又顺便带出其所在的网络媒体。
这一细节体现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逐渐向纵深推进,报网合一、台网合一、社网合一成为大势所趋。
从1999年网络媒体第一次走进两会,开启网友与代表委员互动的先河,到2009年两会召开前夕温总理“网络问政”,继而两会期间新闻中心首设“网络访谈室”,再到如今微博、微信新媒体逐渐开始“围观两会”。
新媒体突破两会报道“围城”,凭借其独有的快捷、互动、方便等优势,在今年两会报道中可谓抢尽先机,形成了从最初的崭露头角到今天大放异彩的趋势。
【微信搅热两会】
今年两会人大会议新闻中心、政协会议新闻中心微信账号开通 新华网 黄玥 摄
“我还没在网上看到新闻,就在朋友圈看到自己被采访稿件。”全国政协委员、现代出版社总编辑臧永清说,在今年两会上第一次感受到微信强大的传播力度。
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专业的解读,到先于新闻网站稿件的大量转载…微信在两会报道中凭借时效快、受众广、传播力度大的优势,赚足了口碑。
“朋友圈的粉丝纷纷给我留言,说我的委员当得还挺称职,稿酬这个提案深得人心。”臧永清表示,今年的提案经过微信传播,被普通民众接受,感到十分欣慰。
同样,代表委员们也在通过微信与朋友圈粉丝交流,微信能使普通民众随时了解代表委员的两会动态。
不仅如此,今年两会人大会议新闻中心、政协会议新闻中心微信账号开通。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加入,在两会期间,大家就可以通过微信收到最新会议与服务资讯的推送服务。
其他媒体更利用微信,搭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群,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就热点话题进行线上讨论,实行与民互动,紧贴民生。
专家点评:
微信的火爆让公众再次增加了一个可以积极参与民生国事的讨论的平台。微信的广泛使用不仅仅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新渠道让代表委员更广泛地了解普通民众的心声,加强互动,网友也通过微信感受到千里之外的会场温度。
【新闻客户端扎堆两会】
新华网、新浪网推出《扎推两会代表委员在来往》
今年两会,新华网和新浪网联合推出大型两会移动在线访谈《扎堆两会——代表委员在来往》,借助阿里巴巴“来往”移动客户端搭建代表委员、社会知名人士与广大网民的社交圈议政平台,共同讨论两会热点话题。截至5日下午,扎堆人数已突破24200人。宗庆后、郭广昌、迟福林、李书福等嘉宾入堆和大家探讨社会话题,马云,任志强,赵薇,沈国军等“会外群众”也和大家一起围观提问。
网友们可以通过“来往”客户端,加入扎堆“代表委员在这里”,也可以通过新华微博、新浪微博和新华社“我在现场”客户端等各种通道向代表委员提问。与此同时,新华网和新浪网都专门开辟通道递交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堆主”的赵本山通过新华社手机客户端“我在现场”向网友征集提问。对于“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床左看星星,我在床右看乡7”的问题,赵本山回答称,乡村爱情故事,自己的孩子只是“偶尔看一点”,他也承认孩子更喜欢看韩剧。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参与扎堆两会讨论时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一条他觉得非常必要,而且非常紧迫。“我一直坚信,诚信是有价值的,是可以变成钱的,诚信是最大的财富,”马云表示,“一个社会本来就应该这样。如果反过来,失信者一路绿灯,守信者步步维艰,那这个社会就麻烦了。”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女歌手韩红在来往“代表委员在这里”的扎堆里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不能做一个没有作为的政协委员,挨不起这个骂。”韩红表示,从2009年起,她就开始提《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女孩性安全教育和保护提案》,但是提了六年,她觉得并没有改善。今年是她第六次提这个提案。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点评:
两会加上移动互联网,提供一个更加公开、透明、高效的讨论平台,带来更加广泛的参与性和分享性。并且使会议结束后,代表委员和网友们能对话题进行延伸讨论,其中对非媒体从业人员参与两会提供更好平台,拉近他们与会议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