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16.09.2015  16:21
 

九月的赣鄱大地,骄阳依旧似火。

位于景德镇市城郊洪源镇的北汽昌河新基地内,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笔直的水泥路连接基地内外,一排框架厂房整齐矗立,十几辆货车来往穿梭,各种机器轰鸣作响。作为省委、省政府实施“百万千亿”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国土资源部门的统筹保障下,该项目第一期已落实用地1700亩。

责任记于心间,思路寓于行动。今年以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优化服务、改革创新、节约集约、维护权益,着力提升国土资源保障服务水平,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精准发力  出台政策促动

 

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要为我省保发展、稳增长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定明在传达国家和省有关保发展、稳增长系列决策部署会上明确表示。

4月17日,省国土资源厅率先出台全力服务保发展稳增长的十六条措施,条条是“干货”:

——建立重大项目用地定期调度机制。对省重大项目调度会明确的项目用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对未能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会,各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确无法保障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工业项目,提供用地计划保障。

——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或调整工作,适当调整建设用地布局。

——加快建设用地审核审批。严格执行建设用地网上远程报批、窗口办文、厅内网有关处室联审、一次告知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保证11个工作日完成用地报建审查审核,提高工作效率。

——支持光伏发电用地。对企业利用荒山荒地建设光伏电站的,鼓励采取土地租赁等形式,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支持养老用地。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统筹安排,保障供应。

——减免矿产资源补偿费。停止征收煤矿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对其他矿山企业从尾矿中回收矿产品的,开采未达到工业品位或者未计算储量的低品位矿产资源的,企业可以申报减免矿产资源补偿费。

——取消暂停免征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取消征地管理费;暂停矿产资源勘查登记费、采矿登记费;对小微企业免征土地登记费。

…………

 

服务发展  实施双轮驱动

 

全市没有一个项目因土地供应不及时而影响落地,这得益于省厅多措并举保障项目用地。”九江市国土资源局规划科王守凰高兴地说。

把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作为保发展稳增长的首要任务来抓!省国土资源厅对符合省重大项目条件的,优先安排省预留用地计划指标;对各地急需急报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重点工业项目,在用好用足自身用地计划指标的基础上,实行用地调度机制,推动项目及时落地。今年以来,该厅保障了包括宁都至定南高速、昌傅至东乡高速、铜鼓至万载高速等省重点建设项目在内的一大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项目及时落地。

国土资源部门服务发展,土地和矿产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6月5日,宁都县葛藤嘴稀土找矿成果新闻通报会在宁都县召开。“这一项目为全国首次在浅变质岩风化壳发现离子型轻稀土矿床,矿床达中型规模,进一步拓宽了稀土找矿空间,丰富了我国离子型稀土矿床类型,为我省乃至全国寻找同类型稀土矿床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意义重大。”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侯克常介绍。

着眼矿产资源保障,大力推进地质找矿——今年以来,省国土资源厅部署了45个省地勘基金项目和5个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找矿成果。《浮梁县朱溪外围铜多金属矿普查》项目在找钨和找铜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发现了厚而富的铜钨矿体。宁都县葛藤嘴稀土找矿项目就是该厅和省财政厅2013年下达的省地勘基金项目。

针对矿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矿业经济不景气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矿山企业渡过难关——今年以来,省国土资源厅未收取省级发证采矿权价款;除新发证的矿山外,已暂停煤、铁、铜、铅、锌矿2013-2015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存储;减缴2015年低品位矿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有效缓解了矿山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了全省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勇于担当  改革创新推动

 

站在余江县刘家站垦殖场“旱改水”项目区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绿油油的稻田。据土地承包人孙样贵介绍:“以前这里是种花生、萝卜的旱地,只能靠天吃饭,收成不稳定,地也荒芜了。去年政府投资将旱地改造成水田,如今全部种植了水稻,今年预计能达到每季350公斤的亩产量,3年后预计能达到每季600公斤左右的亩产量。

中央领导强调,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的补充数量不到位、补充质量不到位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而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我省现有耕地中的水田近80%,建设占用水田难以避免,就必然导致补充水田的缺口明显加大。

创新思路,不等不靠!省国土资源厅在全国率先提出“旱地改水田”措施并大力实施,着力提高耕地质量,不折不扣把中央领导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过组织研发省旱地改造为水田指标管理系统,建立项目技术标准和项目立项、验收指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全省“旱地改水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全省“旱改水”工作现场会示范引导,各地“旱地改水田”工程明显提速。截至7月底,全省“旱改水”立项实施规模约4万亩,已建设完成约1.2万亩。

这项措施从去年提出,到今年全力推进,成为省国土资源厅坚持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缩影。该厅始终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思路、机制和服务,切实提升国土资源保障服务水平。

——全面清理行政权力。继去年开展行政审批清理后,今年按照省政府及省审改办统一部署,对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经过清单,行政权力边界进一步明晰,权力事项进一步精简。

——整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山土地复垦编制方案。经深入调研,草拟了《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求(试行)》,并获国土资源部、省专家论证,将于本月正式出台实施。

——对城市生态用地实施只征不转政策。对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不占用基本农田,经当地发改部门批准并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公益性的城市生态等用地项目,在不改变农用地用途情况下,只办理土地征收的征地模式。

——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先垦后用机制。对暂无法落实建新用地位置的乡镇周转指标及节余周转指标,可不纳入项目区实施规划整体审批,待拆旧复垦区整理复垦形成实际周转指标后,再依据当地城镇建设需求落实具体建新位置,单独编制建新区实施方案报批。

 

节约集约  转变用地方式带动

 

走进上高工业园区的台商企业旺旺食品有限公司,但见厂房依次而建,错落有致。这是台商旺旺集团投资6000万美元在上高设立的第4家分厂,总占地面积300亩左右,容积率1.0以上,亩均投资20万美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主要领导强调,要深入抓好园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要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下更大功夫,在提高供地率的同时下力提高利用率。省国土资源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着眼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用地标准,对不符合用地标准的建设项目,核减不合理用地规模。

——切实加强批后监管。继续开展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上图工作,对全省2008-2014年新增建设用地利用等情况进行通报。

——严格落实土地利用率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挂钩制度。对设区市和县(市、区)2011-2013年新增国有建设用地批而未用情况进行考核,对批而未用率排名前三位的设区市分别扣减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排名前五位的县(区)暂停受理除民生工程、国家重点工程用地以外的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审核,直至整改达标后恢复,并对这五个县(区)政府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

——加快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积极开展闲置土地和低效土地专项清理。上半年,全省共消化利用2011-2013批而未用土地6.05万亩,批而未用消化率为12.23%,清理处置闲置建设用地0.97万亩。

——大力支持企业节地技改。对符合规划和安全要求,不改变工业用地性质,进行厂房加层改造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和有关配套费用。对新建企业或已建成企业用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部分,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鼓励企业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

风乍起,激活一池春水。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的转变机制,正在全省各地逐步形成。

 

维护权益  保发展促和谐互动

 

民情无小事,民生大于天。

省国土资源厅始终把维护群众权益放在突出位置谋篇布局,全面落实到深化改革、政策制定、征地补偿、地质灾害防治、涉土涉矿信访等各个方面,体现在国土资源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

——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自去年10月以来,在2010年省政府公布的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调整工作。

——保障被征地农民知情权。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均在门户网站设置了“征地信息”专栏,并将4月1日起批准征地的信息上传公开;对于之前批准征地的信息,正按照要求有计划、分阶段逐步公开。

——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今年以来,各地强降雨明显增多。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力量对全省272处重要隐患点逐一进行现场核查;开展汛期防灾工作督查,督促各地落实各项防灾措施;严格执行值班、信息报送和预报预警工作制度。各地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让,成功避让地质灾害65处,避免人员伤亡1087人。

——保障农民建房合法合理的用地需求。明确要求各设区市按照省下达新增用地指标总数的8%安排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且应尽量解决占用耕地的用地计划指标。如仍然不能满足农民建房合理的用地需求,超出部分可实行台账管理,由省预留指标予以解决。

——及时妥善解决国土资源信访事项。积极推动落实政府主体责任,规范信访受理办理程序,加大督办力度;各地健全了政府负总责的大信访工作格局,持续加强信访接待、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实地核查等工作,全省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呈现出信访事项办结率、停访息诉率、群众满意率逐年提高的良好态势。

…………

发展永无止境,国土资源部门服务发展的步伐永不停歇。7月27日,2015年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会召开,听取了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的意见建议;当晚,省国土资源厅连夜研究讨论相关意见建议;8月,又一批保发展稳增长的举措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