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活一池春水 

01.12.2014  13:23

投资1亿元的县文化“三馆”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低保”政策实施,惠及1.8万余名困难群众;“文化快递”惠民工程启动,百万册县乡图书通借通还;近万份“文化消费优惠卡”免费发放,农民工尽享文化成果……近年来,新干以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试点为契机,强化举措,改革创新,着力打造了“人人享有、人人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文化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为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县采取“政府投入、部门帮扶、群众自筹”的形式,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打造公共文化设施网。该县加大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文化设施建设。近三年,该县财政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已达3亿元。所有新农村建设挂点帮扶单位,每年拿出2万元以上用于帮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该县还积极引导、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参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了242个村文化活动室、208个村文化广场、134个文化信息共享点等各类文化设施。如今,该县已实现了各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方位免费对外开放,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文化共享均等化,是实现文化惠民工程的最终目的。新干通过政府“搭台”,激发群众“唱戏”,精心组织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每年送戏下乡200多场,送电影下乡2200多场,下乡开展艺术培训400多人次,满足了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同时,注重通过举办高质量、高品位的品牌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美丽乡村·舞动新干”妇女健身舞大赛、“新干好声音”竞赛活动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演绎了一道道全民参与全民乐的风景线。该县还率先在全省实施“文化低保”,发放1万余张“文化消费优惠卡”,推进“文化扶贫”,组织文艺骨干到偏远山村开展文化讲座和文艺辅导;启动“文化快递”工程,构建起了县乡图书总、分馆制的一体运行模式,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组建文化志愿者协会,拥有歌友俱乐部、摄影俱乐部等10支艺术团队,吸引和凝聚各类文艺人才300多人;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有线电视为传播渠道,将政务公开、文化动态、农业科普知识等文化资源输送到千家万户。在文化共享均等化的影响下,该县乡村呈现出“三少”、“三多”的喜人变化,即打架斗殴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科技创业的多了,社会风貌焕然一新。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