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县“三项机制”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17.02.2016  17:3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新干县紧扣“人才兴教”战略,优化教师成长环境,打造教师成长平台,通过健全保障与管理机制、落实补充与调配机制、注重培养与帮带机制,提升了教育的“软实力”,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先后获得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重点监测县”、“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试点县”、“省政府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优秀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等一张张的“省字号”、“国字号”名片。

健全保障与管理机制

  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该县由财政全额保障公办学校教师工资福利,教师绩效工资参照公务员津补贴标准,做到了逐年增长,并继续保留第13个月工资,教职工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单位负担部分、特殊教育岗位津贴以及农村边远艰苦地区教师津贴也全额由县财政承担;在农村学校分批实施教师安居工程,新建教师周转房115套,使农村教师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该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履行对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任免、职称评聘等职能,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由县教育主管部门依法任用、聘任、考核与培养。近三年内先后实施了两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竞聘考试,将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充实到校长队伍,营造了良好的选人用人氛围;同时,每年举办一期“校长论坛”,通过网上交流、集中探讨、外出考察、专家引领等途径,促进校长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落实补充与调配机制

  近三年,该县加快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步伐。通过招聘、“三定向”培养与“三支一扶”安置等途径补充的312名教师,其中有283名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9名新招聘教师直接定岗到村小,目前全县教师数量已经达到定编标准。同时,加大正常交流力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近三年,先后有52人次的正、副校长和529人次的教师在校际间与城乡间得到有序流动。2014年,该县又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县范围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试点,制定了《新干县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实施方案》,从政策层面规定教师在一个学校任教满8年,校长在一个学校任职满6年必须交流。为保障农村师资质量,该县分步分批安排农村青年教师到城区跟班学习一年,并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吸引教师扎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职称晋升、职务提拔必须有2年以上农村任教经历;农村教师见习期缩短半年,转正工资高定一档;并调整农村学校岗位比例,使中、高级比例均不低于城区同层次学校;2013年职称制度改革,成功实现了中小学职称并轨,一批农村小学教师首聘为中小学高级岗位,激发了教师的活力。

注重培养与帮带机制

  该县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专门召开了行风暨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大会,出台师德“五条禁令”,完善了师德考核细则,将考核结果计入教师评价结果;定期开展收费、补课、办班等方面专项督查,每年在“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期间,组织开展全县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师德标兵全县巡回宣讲、县“一报两台”专版报道、县乡村三级定期走访慰问、党员教师公开诺廉等活动。该县加大对教师培养力度,采取“三促三带”模式:“三促”即“高效课堂”改革工程促理念更新,“百校千课”工程促教研提升,“专业化十个一”工程促业务成长;“三带”即吸纳全县百名教学领军人物组建教学指导团队,集中优质资源以点带面;将农村学校分片与城区学校组建教育共同体,推行学校联盟以强带弱;由各乡镇中心小学教师到村小任教,实施走教工程以乡带村,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此外,该县全面落实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与制度,积极举办“全员远程培训”、“国培计划”、“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训”以及各类县本、校本培训,全县50岁以下教师参训率达100%。近三年,该县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竟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3人次;省一等奖13人次,省二等奖10次,锻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