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灌”变“滴灌” 新干县实施精准扶贫年减贫3183人

12.02.2015  23:57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2月12日南昌讯(彭建新 曾云生 记者 良保)“没有政府的扶贫好政策,我们村不可能变得今天这样美丽,我们的生活也不可能过得这么惬意舒坦。”坐在自家宽敞的小楼里,新干县溧江镇塘边村村民赖少军感激地说。

  据了解,塘边村以前是个交通不便的贫困村,村民的日子过得很苦。但自从扶贫工作组进村挂点帮扶以来,村里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共拆除破旧房近8000平方米,村内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打造了进士广场、50亩郊野公园和四个进士门第等,如今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因为该县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的结果。

  “扶贫贵在实,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措施,就是要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受益。”该县扶贫办负责人说。围绕扶贫对象“三不愁、三保障、五突破”的目标,从2013年底开始,新干县变原来的“大水漫灌”式扶贫为“滴灌”式的精准扶贫,全县贫穷落后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全县农村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贫困人口减少3183人,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950元,增长21%。

  2014年,新干县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目前,全县已完成15732名贫困人口登记造册工作,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同时,对精准识别的扶贫对象区分不同情况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力争每年减少贫困人口20%以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目标,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发生率降至2%左右。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干县采取县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单位包行政村、科级干部包户的办法,全面开展帮扶工作。以贫困村为重点,在全县134个行政村每村至少安排一个单位帮扶,由县直部门单位抽调干部组建驻村工作组,到村开展定点扶贫;对精准扶贫识别并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安排党员干部、农村致富能人开展结对帮扶。

  驻村帮扶工作组围绕精准扶贫来开展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并实施发展规划和脱贫计划,引进资源、筹措资金、指导实施并监督管理扶贫项目,把项目、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稀缺资源输送到村到户,定点扶贫工作一定三年不变。

  据悉,截至目前,该县扶持发展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区域特色明显的扶贫产业,如荷浦乡张坊村的500亩莲子产业、溧江镇桃湾村的千亩油茶产业等,产业各具特色,规模较大,受益农户达6000余户。同时在11个贫困村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并将其中的10个村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实施了改水改路、绿化亮化、活动场所等32个项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开展搬迁扶贫,实施移民搬迁593人,新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6个,房屋148幢,预计春节前可全部迁入新居。

  精准扶贫还需精准管理。新干县通过科学制定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具体考核评价办法和贫困村、贫困户年度减少率指标,建立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机制,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精准管理。同时县内规定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扶贫到村到户项目,在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中切一半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到户,重点用于引导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对象在本年度内发展了产业的,经本人申请、村组干部核实,乡镇、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干部审核签字确认后,扶助资金直接打入贫困户“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