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县全力打造南昌旅游龙头

16.07.2014  10:17

五彩斑斓秀美景 生态福地在新建

  “四水三山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此等景致,正是对南昌市新建县得天独厚绿色美景的生动写照。

  时值盛夏时节,步入新建县,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人、物、景”完美结合的动人画面:以“改革开放萌芽地”小平小道为代表的“红色”胜地;以“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汪山土库、道教净明宗祖庭西山万寿宫为代表的“古色”建筑;以“江南第一沙漠”厚田沙漠为代表的“金色”风景;以南昌温泉城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以国家级湿地公园南矶湿地、“鹭鸟王国”象山森林公园、溪霞怪石岭为代表的“绿色”家园……

  一幅幅人与生态和谐共存的美好画卷徐徐铺开,昭示着新建县——这座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生态旅游县城,如今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揽美景建绿意——新建旅游展娇容

  “地处赣江西岸,鄱阳湖南岸,紧靠南昌中心区,是中国蕌头之乡、全省唯一的‘厨师之乡’。”此段文字,描述的正是南昌市的新建县。新建县历史悠久,山水隽秀,公元981年设县,距今1000多年,名人辈出,有明代宰相张位、四库馆总裁裘曰修、著名画家范金镛、一代名医喻嘉言、植物学泰斗胡先骕等。

  千百年的积淀,酝酿出的是此地底蕴深厚的人文情怀,景致秀美的自然风光,风情浓郁的民俗特色,生态丰富的山水资源。自2000年新建旅游局正式成立以来,该县旅游业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新建县依托鄱阳湖生态旅游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坚持走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都市休闲之路,明确了“旅游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定位,景点之多位居全省各县前列,含16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登箫峰听秦女笙竽、临象山赏白鹭呢喃、蹚溪霞闻涧水清音、步厚田观沙海绿洲、近鄱湖拍候鸟珍禽,不胜枚举;这里人文拱照。江西福主许逊、童子科状元邓及、名医喻嘉言、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数学家曾炯等均出自新建;这里文化醇厚。历代名人赋诗留迹,明宰相张位罢官隐居桃花岭,府第文化汪山土库,道教净地西山万寿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小道”等经典景区引人入胜。

  如今,“五彩新建,生态福地”的新建旅游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如今,新建的旅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已日趋显现。全县共开发精品景区13处,各种乡村休闲旅游点、农家乐约20余处,其中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省、市级乡村旅游点12个,是全南昌市拥有A级景区最多的县,且连年被市政府授予旅游工作先进县称号。2013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达571万,旅游综合收入2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和47.3%。

  如今,随着大南昌“一江两岸”发展格局的推进,红谷滩新区、南昌西客站、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江西高校园区的相继建成,新建,已然成为南昌市旅游辐射的核心板块。

   抓项目重实干——推动旅游产业再升级

  优势尽揽于手,以何谋创硕果?

  近年来,新建县依托鄱阳湖生态旅游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坚持走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都市休闲之路,明确了“旅游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定位,创造了喜人的发展佳绩。但面对现有成绩,该县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重实干、抓项目,不断挑战自我,攀登发展新高峰。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建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正在酝酿制定《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从项目、土地、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对推动旅游业大繁荣、大发展予以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也由原来的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

  在强大政策的保障下,该县通过推动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致力于做大做强旅游项目,变山水资源亮点为产业发展热点,变旅游资源大县为旅游产业强县,使新建县成为南昌旅游的目的地、江西旅游的集散地,使旅游业成为该县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支柱产业,全面构建大旅游、大品牌、大产业、大发展格局。

  小平小道是历史留给新建的一笔宝贵财富,为提升小平小道作为红色经典景区的形象,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市、县两级共同投资近5亿元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规划设计,对景区进行改扩建。目前,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景区规划报中宣部确立后开始施工。

  作为国际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珍稀的禽类、四季绝美的风光,奠定了南矶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地位,从2012年开始,县政府陆陆续续投资了3000多万元对南山进行改水、改厕、道路提升、房屋外 立面改造、河道疏浚等基础设施改造,目前正在进行游船码头、停车场、观鸟台、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

  南昌金燕国际温泉城项目着力打造第一城市养生地的旅游品牌。目前,酒店式公寓已全部装修完成,五星级酒店主体建筑完成。温泉洗浴中心(水疗馆)内部装修也已全部完成,相关设备正在调试。

  对于汪山土库文化旅游景区,新建县政府投资6000—7000万元启动了项目第三期修复工程,即对西边“四十八间”、“七幢进”等部分进行恢复重建。同时已引进合作伙伴开发景区,前期景区规划已完成,室内布展工作正加紧进行,游客服务接待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也正在建设当中。

  西山万寿宫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邀请了多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景区总体规划和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目前县政府正在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并投资2700多万元对关帝路进行了提升改造,下一步将进行朝圣广场及万寿路改造工程,征地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

  一个个如火如荼的建设项目背后,是无数默默拼搏中的新建旅游人日以继夜、毫不松懈地苦干实干,正是他们,绘就出如今热火朝天发展中的腾飞新建、实干新建、生态新建。

  值得自豪的是,如今的新建,乡村旅游点发展也日趋成熟:怪石岭生态公园、象山森林公园、中盛山庄、梅仙山庄名声日隆,受到游客们的欢迎。特别是是怪石岭景区,近年来不断完善旅游产品,已成为南昌市民休闲游的热点,投资6500多万元修建的4公里的怪石岭长城今年9月份也将对外开放。

   聚焦民生

  ——冲锋鄱湖旅游新高地

  一个人,有梦想方能走得更远。

  一座城,有梦想方可行得宽厚。

  对于正在昂首阔步、大幅向前的新建县而言,一群有梦想的人也正怀揣着旅游发展的信念,继续深度把握旅游风向标,在生态旅游的道路上不断实现新突破,通过深度发掘,突出品牌打造,注重形象凝练,点线结合,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科学规划,形成红色、古色一日游,沙漠温泉两日游等精品线路。

  在新的发展跑道上,该县清醒地看到,如今旅游产品消费群体正由传统的观光团队游向自驾游、自由行、深度游的散客游转变,旅游产品的需求从游览观光向休闲度假、观光复合转变。新建县将把握旅游风向标,在发展生态旅游理念上实现新突破。

  为此,该县对自己的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未来,该县将继续依托其近郊区位、良好的自然生态及农业大县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注重发展休闲农业,加快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场及江西田昌农业观光示范园等项目建设步伐,形成以一产(即农业)带动三产(旅游业),三产旅游反哺一产农业的良性互动,真正使新建县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同时,积极挖掘文化底蕴,在打造旅游线路和产品上做出新文章,以“红色、古色、金色、特色、绿色”五色文化旅游资源为特色,打造该县旅游业发展的永续动力。继续提升乡村旅游品位,打造一批以怪石岭、中盛山庄等省市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主体,以乡村民俗、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农家星级宾馆,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接待、旅游咨询等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吸引更多的外资、民资进入,构建多元的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主体。

  今年,根据规划,该县将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创新节庆活动营销,筹划更多乡村旅游文化节,增添节庆内容,丰富文化内涵;重新制作新建旅游专题宣传片,多层次向社会各界展示新建旅游文化特质;形成产业链条。打造特色旅游餐饮,全力推动以新建风味小吃为主、全国名点小吃为补充的特色美食街建设。

  此外,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该县确立了更高的城市品牌要求。将把旅游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和景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让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适、游得畅快、购得满意、玩得尽兴;从旅游实际出发,加强旅游景区与交通主干道连接,完善标牌标识,确保出行方便快捷。完善旅游景区内部的安全、卫生、通信及其他附属设施建设;提升品质,遵循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引导旅游企业申报国家级景区和星级饭店,促进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城,因人而生机勃勃, 因人而兴盛绵延。

  当今高速发展大时代下的南昌,在举市上下齐心向前的努力下,展现给世人的是恢弘的拼搏气势,而大时代的温度却在“小县城”身上感知的愈发强烈,如今的新建县,未来的新建县,都有理由让人期待能够发现她更多的秀丽之美,成为南昌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幅“美图” 。(付江飞 兰春 记者 曲倩影 林潇)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