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县聚焦发展惠民生

22.01.2015  12:32

   干部“蛮拼” 群众“点赞

  岁末年初,新建县联圩镇各村组干部都很忙,由于近期天气晴好,他们每天轮流到村里的渠道清淤现场劳作。“把这里再挖宽一点,注意不要塌下来。”1月18日上午,在该镇均洲村渠道清淤现场,村党支部书记胡德贵正忙着清淤,“我们向群众许诺在春节前完成村里渠道的清淤工作,就一定不能失信。”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排灌渠道淤塞严重现象,秋收后,联圩镇干部立即行动起来,36公里长的渠道处处机器声轰鸣。联圩镇干部队伍崭新的精神面貌,是新建县干部队伍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全县营造出一种干部“蛮拼”、群众“点赞”的良好发展环境。

  民事代办

  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我要为村里的干部‘点个赞’,要不是村里的干部帮我跑腿,我们老两口就是跑上十天半个月也准备不齐材料。”说起“民事村代办”为自家办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建县联圩镇象湖村村民张圣光夫妇激动不已。去年年初,联圩镇在全镇25个行政村设立了“民事村代办”服务站,在离村委会较远的56个自然村设立了村代办,无偿为农民群众代办新农合、新农保、大病救助、农房审批等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事项,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努力为群众做到“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为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新建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便民利民为目的,把各种支农惠农资金的领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建房用地审批、民政优抚、政策咨询、反映问题等15项事项作为民事代办内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证照村里办、补贴村里领、矛盾村里调、信息村里问”。

  据统计,该县已有243个行政村设立了为民服务站,设立民事代办点1215个,由乡镇干部、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担任代办员。截至目前,全县各便民惠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站共受理代办事项11200件,办结事项10729件,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95%。

  民生品牌

  助力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新建县坚持夯基础、树标杆,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齐头并进,全面激活红色基因。在“民情家访党群连心”活动中,按照“县级干部一联十,科级干部一联五,普通党员干部一联二”的要求,全县5202名党员干部,结对联系了12544名群众,解决具体问题1625个;开展的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让全县2036名机关党员担任所居住社区的楼栋长,挂牌亮身份、亮承诺,免费提供志愿服务。与此同时,通过分类定级、分村施策、分层推进的“三分”工作法,全县36个后进村全部实现了整顿提高晋位升级。

  此外,该县还牢固树立了“发展是最大民生,发展就是为了民生”的理念,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切实抓好“民生”第一大事,不仅推动全县GDP总量、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多项指标快速增长,还打造了旧城改造、乌沙河综合整治、镇村联动等众多影响深远的民生品牌,开创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的新局面。“还建房终于建起来了,最早的建到了十多层,最晚的也已经开了工,看着房子逐渐成型,我们百姓的幸福指数也节节攀升!”站在长麦桥上,长堎镇邹家村征迁户邹宏贵望着正在“长高”的长堎新村充满期待。

  “六洁八无

  大笔绘就秀美宜居新家园

  去年以来,新建县大力推进以“六洁八无”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即以道路、集镇、村庄、景点、田园、水源清洁,国省县乡道路沿线、集镇内部及周边、村庄周边、乡镇医院学校站所周边、旅游景点周边、岸边水面、山边田边无垃圾、生活污水无乱排乱流等“六洁八无”为基本标准,在全县乡村范围内全面推进整洁、舒适、优美村容村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联圩镇丰产河集镇中心区段环境的改善就是一个实例。2014年,该镇筹资756.2万元,把居民反映强烈的臭水沟、垃圾池打造成全镇居民休闲中心。建成了文渊雅苑、民俗揽胜、荷塘月色、柳岸听泉等四大景点,并建有休闲广场、农耕广场、先骕广场、文化戏台、灯光篮球场、门球场、丰产亭、博士桥、丰云桥、丰产桥、滨水步道、亲水木栈道、望荷台、滨水绿地、观赏鱼塘等一批群众休闲项目。家园亮丽了,形象提升了,品位提高了,村民都喜欢到广场游玩。此外,2014年,该县还组织乡镇干部、站所干部职工、村组干部共6000余人次,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共清除农村陈年垃圾达5000多吨,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居住环境。

  陈新民 陈兴盛 记者 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