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建打出"质量牌" 提升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27.01.2014  12:08

    新年伊始,新建打出“质量牌”,气势不凡:1月8日,长堎工业园45个总投资达65.49亿元、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效益好的项目,集中开工兴建,这些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项目总数的25%。

    纵向比,新建人自信自豪:近年来,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横向比,自警自省:经济总量离全国百强县还有较大的差距。优势就是潜力,差距更是潜力。怎样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去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长堎新区”、“对接红谷滩、融入中心城、建设大昌北、融入大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实力板块,力争三年内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发展盘子,在新建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决胜负者,长于布局。谈进位、提质,新建县委书记樊三宝一语中的:“争全国百强,决不能片面追求速度,要以质量取胜,实现进位赶超,超常发展。简言之,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定着发展脚步能走多远。

    打“质量牌”,做大总量是前提。新建闯关夺隘、爬坡过坎,全力推进总投资1080亿元的115个重大重点项目,汽车装备、出版印刷、食品医药、商贸物流“四大百亿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去年,该县工业增加值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市平均增速3.8、1.2、0.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全市2.0、1.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速列全市前列、居全市“四县”之首。

    打“质量牌”,是新建县的发展追求。进入新年,提升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投资28亿元的江西五十铃10万辆整车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6月第一辆整车可下线;投资26亿元的中部一流、辐射全国的全景式汽车文化产业城——恒望汽车城建设如火如荼;投资6.6亿元、全省吨位最大、全国装备最先进的内陆水运码头—龙头岗码头项目等正有序推进。

    打“质量牌”,技术创新是保障,产业升级是关键。1月11日,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他们研发的膜技术污水处理器介绍,经国家权威机构鉴定,这一处理器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产品远销匈牙利、埃及、利比里亚、海地等国家,公司成为全县单亩土地纳税最多的企业。江西南方黑芝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更新改造了生产、包装等工艺流程,生产的糊类食品成为全国第一品牌。去年,该企业销售收入和税收均比上年增长1倍多。

    打“质量牌”,必须择商选资,增强后发优势。一年来,新建将30多个产值大、利润高,但污染重、能耗高的项目拒之门外。目前,投资10亿元,把小平小道打造成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投资10亿元,把汪山土库打造成“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麦德龙、欧尚已经落户;投资30亿元的南昌温泉城、100亿元的龙隐山庄、1亿元的中盛山庄、1.5亿元的万亩油茶体验基地和16亿元的江南花卉苗木大市场等项目,都在加紧建设之中。(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 宋海峰 实习生 卢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