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招招实 渠道日日新——我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扫描

13.08.2014  12:12

  郑 莎 吴武华 本报记者 黄继妍

  今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24.7万人,已连续两年创新高。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吗?政策好,渠道多,就不难。最新数据表明: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24.7万人中,有20.24万人签约成功,就业签约率为81.79%。

  让大学生“离校不离线”

  8月9日,位于景德镇雕塑瓷厂的大学生陶瓷创意集市人头攒动,几百个各具特色的摊位一字排开。“这几天来创意集市购物的人很多,我的摊位每天的销售额都上千元。”景德镇学院陶艺专业学生胡君说,每逢周末,他都来这里练摊,让自己的作品接受市场的考验。景德镇陶瓷创意集市“开市”以来,已经扶持近500名大学生成功创业。

  今年,我省出台多项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扩大一次性求职补贴范围,简化落户手续,落实各项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社保补贴,将开“网店”高校毕业生纳入小额贷款扶持范围等,精心筛选万个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挖掘万个见习岗位,为万名有培训愿望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提供万个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等,切实做到高校毕业生“离校不离线、服务不断点”。

  “在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中,我们对有就业意愿的,及时提供岗位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提供创业培训服务和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提供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对就业困难的,提供一对一的就业帮扶和援助。”省就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将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底前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毕业前夕,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徐欢,领到了8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虽然钱不多,但对于家庭贫困、仍在努力找工作的她来说,却帮助很大。从去年开始,我省人社部门就对低保家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8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今年又将残疾大学生纳入求职补贴发放范围。截至6月底,我省已经为3685名2014届高校毕业生发放了一次性求职补贴,其中残疾大学生7人,发放总金额294.8万元。

  “微”平台开拓求职新渠道

  家住抚州市临川区的小吴,今年毕业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离校后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不久前,他从报纸上得知省就业创业网开通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键通”,便试着填写了求职信息。7月21日,他接到了当地就业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的求职信息已经有了匹配结果,江铃集团有合适的岗位正在招聘中,建议他去面试。现在,小吴已顺利在江铃集团上班了。

  这个一键通网络服务平台,为全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招聘求职、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公益性岗位和创业扶持申请等服务。随着“一键通”、微信、微博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我省的就业创业服务“微”平台越来越丰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越来越宽。

  从今年起,在萍乡,高校毕业生只要添加“萍乡人才网”为微信好友,就可在家就享受到指尖上的“就业”服务。在南昌,高校毕业生用手机下载“智慧人社”应用,就可以和用工者直接接洽。与此同时,省就业局研发的“江西就业e图”和“江西就业创业服务”微信客户端也正式上线运行。“看图找工作,看图找服务”,为求职人员提供快捷的网络服务。各级就业部门纷纷开通就业微信,将二维码印制在每一个招聘简章的右下角,求职者只要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关注当地的就业微信,以最快速度了解到当天急聘的招聘信息,为求职者打通了一条更便捷的就业创业通道。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