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推广让农民种粮劲更足

25.04.2015  11:09

又是一年春耕时,赣鄱大地,一派繁忙。江西经历粮食生产十一年连续丰收后,全省粮食生产能否再上一个台阶,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又增收?近日记者深入赣州、抚州、南昌等地探访各地春耕生产的情况,感受和记录下政策助农,科技兴农带来的新变化。请听江西台记者李俊采写的系列报道《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一篇《新技术推广让农民种粮劲更足》。
在于都县仙下乡石陂村,趁着这两天晴好天气,村民方祀红和妻子在自己2亩农田移栽秧苗,和我们想象的不同,方祀红一手提着秧盘,一手从秧盘上拿起秧苗直接站着就抛到田里。(出录音)
不需要再跟以前一样的弯着腰去插秧?---不要。--为什么会用抛秧?---它的密度比较好,也更省工啊,起码不要拔秧。--你一个人一天能够搞多少?--最起码一亩地。--如果是插秧你大概?插秧一般是7、8分田。
仙下乡驻点石陂村农技员方友辉告诉记者,以前村民种水稻都是采用插秧的方式,脸朝黄土背朝天,劳动强度大,通过技术推广,现在大家采用抛秧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减少用工量20%左右,还能提高产量。(出录音)
现在100%都是抛秧,能提高产量,比插秧产量提高200斤左右一亩。
由于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水稻耕种技术,村民一个人在春耕农忙的时候栽插一亩到两亩秧苗完全没有问题。目前石陂村全村17个村小组,有人口3870人,基本农田1700多亩,人均农田面积在6、7分左右,现在全部农田都栽插上了早稻秧苗。石陂村委会书记方称寿:(出录音)
像我们这边荒掉的水田都很少,平均4个人,2亩地,搞几分种花生,剩下一亩地耕种,种的自己吃,自己能解决青菜、油、稻子,不要其他的去买。基本上都是口粮田。
作为农民的口粮田能保证村民够吃够用吗?村民方地石家5口人,有3亩水田,今年全部种上了早稻,按照去年早稻每亩800多斤的产量,不算晚稻,已经够家里基本开支了。(出录音)
一年的收入,田里一般差不多3000多块钱,一季呢,不是两季。我一季就够吃了,还有多了。
石陂村委会书记方称寿告诉记者,由于分到每家的农田基本上能保证一年的生计,留在村里尽管绝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但由于国家种粮有补贴,粮食收购价连年提高,大家还是愿意把自己手头上的田种好。(出录音)
他就感觉人家都种的了,我为什么种不了,有个比赛一样,他就不愿意,让给人家不愿意,就自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