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国贫村的“四有”新年

27.02.2015  19:59

    新华网江西频道2月27日电(记者刘菁、赖星)羊年春节,当手机红包抢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江西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的600多户村民也喜气洋洋地领到红包。这个200多万元的大红包来自他们以土地等入股村集体经营的分红。“平均每人分红800元,最多的拿到5000元!”黄溪村党支部书记徐万年骄傲地说。

    走进新春里的黄溪村,楼房整齐划一,随风招展的小彩旗洋溢着浓厚的过年气氛。村活动广场宣传墙上红彤彤的“发展目标”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

    “四有”目标让我们多少有些疑惑,有没有夸大?啥时能实现?一脸黝黑的徐万年大声说:“今年我们过的就是‘四有’新年!

    位于赣西北的修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黄溪村是国家“十二五”扶贫开发重点村,全村有602户、2800多村民。几年前,黄溪村不少村民还住在深山或地质灾害多发地,耕地不仅分散且多是冷浆田,投入大产量低,出现抛荒。人均年收入1300元,家境不济的小伙子连对象都找不到。

    2009年,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徐万年回村担任村支书。凭着办企业的经验,徐万年提出了本村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土地园林化、耕作机械化、住房城镇化、农民工人化”五化思路和“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四有目标。

    “呆在农村要致富,土地就是宝。我们的土地发挥出了效益,就是因为改变了粗放式、零碎化的耕作。”徐万年说。

    土地哪里来?黄溪村改造了500多亩冷浆田,按照自愿原则由村组将各家各户的1300亩耕地集中起来统一流转,亩均200元租金,规模化经营了蚕桑、蔬菜、花卉苗木和水稻,80%的经营户是本村村民。近两年,山里的三个村民小组整体搬出深山,住进了村中规划的新小区,老的宅基地陆续复垦,已有200亩种上了桑叶和葡萄。

    “人还是那些人,但种木集中采购培育、全程标准化技术控制、销售有专业公司,每亩耕地的农业产值比过去增加了近1万元。”徐万年解释说。

    徐万年指着不远处的桂花树苗说:“你们看这几十万株桂花,三年就能长到一米五高,要卖五百元一株!”他又指着建在半山腰老宅基地的“小蚕工厂”说,现在蚕的产量也提高了30%。

    过去只能无奈留守的村民,现在都加入种菜种桑大军了。村民方进军三兄弟多年在外务工,2011年返乡租赁经营了150亩蔬菜基地,所产蔬菜销往县城超市,去年光是给种菜村民发工资就用了70万元。

    分红靠什么?黄溪村成立了蚕桑、蔬菜、花卉苗木3个专业合作社,所有村民土地流转的租金都转成了股金,今年春节前平均每亩地分红500元。徐万年举例说,有48户村民入股了花卉苗木合作社,多则5万元,少则500元。去年,这200亩花卉苗木赚了180万元,合作社拿出120万元给大家分红。

    村民陈新贵领到了1400元分红。他还在村里的“小蚕工厂”养蚕,月收入3000多元。“跟我前些年两口子外出打工的收入差不多!”老陈说,有300多村民陆续返乡在村里就业,村小学也由过去几十名学生增加到300多名。

    “现在我们村家家都有存款,80%住进了新楼房。你们猜猜年前我们村买了多少新车?14辆!”村民方治春自豪地说,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增至8400元,村里不仅有4家餐馆,还有3家理发店、8家超市,“可以摘下贫困村的帽子了!”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