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洪城大市场:投资120亿繁荣南昌大商贸
12月29日,总投资120亿元的新洪城大市场项目在南昌县动工,这标志着作为全国第四大市场的洪城大市场朝着“建设中国第六代市场,挤身中国市场前三甲”的目标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这也为我市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南昌大商贸繁荣和产业提升开启新的篇章。
新洪城大市场位于生米大桥东侧,昌南大道南侧。项目占地2300亩,总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设市场交易区、商品流转区、商务配套区、休闲文化区、生活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
其中,市场交易区坚持低成本模式为基础,结合现代商业元素,融合企业集群采购、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功能。在交易区内,设立自主品牌专属区,扶持地方品牌的发展,拉动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品牌孵化基地。商品流转区将结合现代流通特点,运用云中心控制,形成新一代互联运作模式,满足市场对商品流转的需求,并计划为市场提供物流流转区,此外,还为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还专门设立小微企业加工区。休闲商业区将建成以打造休闲、娱乐、购物、旅游为一体一站式的高档商业中心,将滨江资源优势与象湖中心景观带相结合,贯通南北生态廊道,挖掘南昌创意文化资源,发展创意产业。商务配套区则以向企业提供优良的商务金融平台为核心,融合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会展、电子商务等,遵循健康、低碳的现代办公要求,同时引进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全方位提供增值服务,集聚市场现有约5000家省、市总代品牌(含全国知名品牌)这一庞大资源,形成极具规模的总部基地。规划引进企业2300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超500家。生活服务区作为新洪城大市场生活配套,主要服务新洪城大市场商圈商户,为商户节约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同时能解决区域间道路交通流量过大等问题。
根据规划,新洪城大市场依托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按照‘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流通’的城市商贸规划,作为承接城市商贸业态梯度转移的重要基地,打造国内首创的第六代商贸市场模式。以主题批发为核心,集赣派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品牌孵化、企业总部、国际贸易、现代流通、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生活居住等城市服务功能为一体,整合洪城大市场及洪城商圈十大业态和数万经营商户,充分集约南昌关联业态、商户及品牌,形成品牌展示、商品交易、自主品牌培育、集群效应突显的新型商贸综合体。
在充分考虑功能性的同时,新市场的规划设计更是参照老市场“拥堵”的特点,进行了提前布局。规划设置了地下停车场和屋顶停车场,并设计了盘车桥,车辆可从盘车桥上行至屋顶停车场。步行方面则可以通过市场外围任意人行入口直接进入市场相应区域,也可以通过外围广场和景观步道在各步行入口间穿行。同时,新洪城大市场压缩了市场对城市道路的开口数量,增加了内部车库出入口的数量。新市场还将建地面临时停车区,供临时车辆短暂停留,并预留了地铁出口。此外,下沉式文化广场的设计也将打破传统市场固有模式,以延长市场外围的运营时间,使新市场真正成为面向城市的文化生活大商业,成为聚合人气的新地标。
洪大集团董事长刘如强说,“为保证商户在新市场内低成本运营,集团将继续沿用租赁模式管理运营,为商户提供长期稳定的经营平台,与商户一道共同创造价值,做大做强。同时在满足老市场业态需求的前提下,也会给广大商户和社会投资者提供投资和创富的机会。”
商户张晓东来洪城大市场创业已有19个年头,如今成立了食品公司,并代理了多个知名品牌的销售,公司员工人数达100多人。对于洪城大市场的搬迁,张晓东很满意,他认为,老市场的“负荷”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公司的发展,新市场的建成对商户及员工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至关重要。张晓东说:“新洪城大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发展蓝图,这让广大商户都倍受鼓舞,也充满期待。新市场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从商户利益出发,让商户充分参与,满足其发展诉求。商户在新的市场上抱团发展,携手经营,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洪大集团董事长刘如强介绍道:“新市场建成后将吸纳和安置洪城商圈2万经营户,并计划在2015年正式投入运营。”刘如强表示,新洪城大市场建成后,档次、业态、功能与模式将全面升级,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全程商务链,打造中国中部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最广、环境最优、档次最高的城市商贸综合体,解决15万人的就业,实现市场交易总额近千亿元,年创税收10亿元,进入中国综合类市场前三甲行列,以新洪城商圈打造江西商贸新标杆。(记者 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