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不少家长支持取消见义勇为

10.09.2015  20:08

  在刚刚出台的新版《守则》中很多内容涉及家庭。父母若是有心人,可以根据孩子的动态,及时进行“一对一”乃至“二对一”教育。在社会上也要严于律己,让社会风气与《守则》搭调,为孩子树立起实实在在的好榜样。

  新学期开学之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新版《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旧版相比,新版的内容简洁明了,增加了一些更具体、操作性强的内容。不少家长为此点赞,也有一些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新版《守则》的亮点

  目前孩子们使用的《中小学生守则》发布于2004年,此前有教育界人士多次呼吁修改,去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征求意见稿。

  此次印发的新版《守则》,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保留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具有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更具操作性的内容。这也是新版《守则》的亮点所在。

  纵观新版《守则》不难发现,它对孩子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让孩子有规则可依。比如,“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自觉礼让排队;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这些要求孩子容易做到。新版《守则》还涉及了 “热心志愿服务、低碳环保生活”等,都是对孩子很好的引领。

  对于如今家长全包家务,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状,新版《守则》提出学生要“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这为学校指明了方向——加强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践行情况,通过任务的形式来驱动学生践行,家校共同培养未来的小公民。

  不少家长支持取消“见义勇为”,认为这是《守则》修订的一大进步,更加务实。家长孙先生认为,新版《守则》不提“见义勇为”,并不等于说就不要“见义勇为”了。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鼓励孩子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见义智为”。“毕竟这个社会还是要多点温情、少些冷漠,如果以后有老人跌倒,孩子们视若无睹,那就太人情寡淡了。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此次修改主要突出时代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体现规律性,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语言高度凝练,表述更加生动。

  此外,修改还兼顾操作性,补充了一些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有利于将有关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学生知行合一。

   关键在执行 家长做表率

  北京市海淀区家长苏女士说:“我对新版《守则》中提出的‘文明绿色上网’举双手赞成。”她告诉记者,儿子在海淀区的一所区级示范校读初二,学习在年级处于中等水平,但迷恋网游,为此自己经常和孩子闹得很不愉快。“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太大了,好多孩子沉迷其中,回家玩、上课也玩。孩子因为上网不爱学习的现象比比皆是,文明绿色上网还应该更细化,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上网时间、上网范围和安全问题进行指导,最好是学校老师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孩子学会正确上网、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苏女士说。

  家长张先生也表示,现在网络上出现了不少搜题软件,通过拍照搜题,不出一秒钟,题目的答案和解析就找到了,让不少学生的作业变成了“搜索作业”。有了“文明绿色上网”这一条,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就更有说服力了。

  近年来,中小学生各类安全问题频发,不少家长认为“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这一条很重要。家长吴女士说:“孩子应该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儿子上一年级了,这一条首先就要让他背下来,从小牢记。我觉得其中‘会自护懂求救’这一条有些宽泛,孩子不好理解。前两天我给他列举了几个例子,比如遇到火灾、溺水等危险时,应该怎么做,便于儿子理解。同时告诉他,要呼喊周围的人来帮你。”吴女士认为,《守则》毕竟只起到纲领作用,不可能面面俱到,家长应细化让孩子有更深刻的认识。

  吴女士还透露,平常乘公交车或者坐地铁,她都会带着孩子排队,发生拥挤时也告诉他要礼让别人,这样大家都能安全,同时还能显示自身的教养。她认为,家长要反复提醒孩子,这些规范才能够在孩子心中就能扎下根来,逐渐养成习惯。

  网友“蓝色港湾”表示:新版《守则》虽好,但如何引导孩子去践行更重要。“不比吃喝穿戴”是一个好的愿望,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如今成年人习惯于比吃了什么,用的是什么手机,衣服、鞋子是什么牌子的。大人的做法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特别是中学生,虽然天天穿校服,但仍然可以比校服里面的T恤衫、帽衫、比鞋子、比手中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尽管不少家长对“不比吃喝穿戴”这一条大加赞赏,认为能减轻孩子的攀比心理。然而,要想让孩子远离攀比,家长首先要戒除这种心理,并在生活细节中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表率。

  一些老师认为,孩子喜欢模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家长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不可忽视。比如“不吸烟不喝酒”,如果家长仍在做,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再比如“勤劳笃行乐奉献”,如果家长连门前雪都不扫,要求孩子勤劳就比较难。■ 记者 陈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