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去哪儿充电?

05.07.2014  16:09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去哪儿充电?

6月26日,北京市进行第三次新能源汽车指标配置,个人申请者数量从上期的2062人锐减至1520人,小于本期指标配额1666个,申请者无需摇号即可直接配置。截至6月中旬,今年前两次摇号配置的新能源汽车上牌共320余辆,上牌数量不及摇号中签数量的1/10。普通小客车申请人数却依然一路走高,达到218万多人,较上期多了19万多人。

集环保、节能、使用成本低等众多优点于一身的电动汽车,为何叫好不叫座?

据有关部门分析,上牌比例低一方面与指标“6个月有效期”有关,还与“里程焦虑”有关。许多中签者尚在等待和观望,担心新能源车的续航能力,怕充电桩布点不够,新能源汽车“半路趴窝”。

进小区遭遇拦路虎

物业以电容增加和怕出问题为由,不支持私人安装充电桩

作为北京摇号购买新能源汽车“第一人”,家住大兴区育龙家园的王铁铮完成购车手续后,向小区提出安装充电桩的申请,得到了物业公司支持。他家在9号楼,其车位在8号楼前,配电箱距离车位只有短短数米。经过现场勘查,要把附近电源引到他的车位,必须从邻居家的墙里穿线。幸运的是,施工方案得到了邻居的支持。通过供电公司的审批和验收后,王铁铮车位的充电桩5天内完全装好并投入使用。

不过,像王铁铮一样幸运的车主并不多。负责北汽充电桩安装的华商三优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北汽车主的私用充电桩安装比例大约是50%至60%。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四成至五成的车主,安装私用充电桩的愿望落空了。

一般是两种情况下无法安装,一是小区的电源容量满了,无法负荷充电桩等新增需求,这在老旧小区很常见。普通充电桩的功率有7000瓦左右,瞬间电流很强,很多老旧小区的供电设施承受不了,必须扩容改造。二是物业公司没有接到上级文件和政策指示,也没有安装过充电桩,担心在安装过程中和安装后出现问题。”这位内部人士说。

西城区某小区物业工程部负责人赵海涛认为,建充电桩让他们最为难的,一是小区电容增加的问题,二是充电桩安装后的安全维护问题。如果以后小区内电动汽车的用户群增大,那小区物业就要向供电局申请增容;而所增电容量很可能又会像停车位一样,永远没有充足的时候。一旦充电桩出现问题,究竟该怎样维护,又由谁来维护?目前来看,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在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看来,充电桩进不了小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电动车充电桩产业的利益链条中,物业公司没有参与其中。小区建设充电桩后,物业公司的管理成本增加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收益,自然不愿配合。

【1】 【2】 【3】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