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青年甘肃重温路易·艾黎办学路

29.11.2013  23:41

  中新社兰州11月29日电 题:新西兰青年甘肃重温路易·艾黎办学路

  中新社记者 闫雅琪

  “沿着艾黎的足迹,重温他在西北建校时的豪情壮志,让我倍感荣幸。”拥有一半中国血统的新西兰姑娘苏瑞(音译)29日在兰州说,一直知道路易·艾黎是中国与新西兰友谊的纽带,而甘肃又是艾黎倾注大量心血奋斗过的地方。

  新西兰人路易·艾黎与白求恩齐名,被誉为“中国国际十大友人”之一。路易·艾黎上世纪40年代来到甘肃办学,并在当地生活长达9年。

  新西兰“重走路易·艾黎之路”青年访问团29日参观兰州城市学院。这所大学的前身是培黎工艺学校,由“洋校长”路易·艾黎创办,学校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为早期中国石油工业输送了大批技术管理人才。

  在兰州城市学院校园内外,到处都有艾黎的“影子”。校园外的培黎广场是当地民众文化、商贸交流的中心地带,新西兰访问团成员仔细观看广场上一座半弧形石雕,石雕的一端刻着艾黎原笔记的英文题词:“甘肃的孩子是最宝贵的,实现大西北的四个现代化要靠他们”。

  艾黎在甘肃办学时,曾收养养子,并为孩子们理发、亲自给学生授课。

  走进兰州城市学院校园,教学区中心地带树立着艾黎的塑像,塑像下有邓小平“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的题词。

  走进学校的“教室”,课堂与车间相连,学生们正在用机床操作实践。一名学生告诉访问团成员,自己从进校起就知道路易·艾黎,对他注重实践的教学精神耳濡目染,对学业成长颇有裨益。

  参观培黎展览馆,“洋校长”艾黎在甘肃的生活展现在访问团面前。曾有幸4次见过艾黎的学校教务处教学顾问黄克勤说,“他经常来,很爱孩子”。黄克勤回忆道,艾黎非常朴素,夏天来时身着简单的短裤“汗衫”,最后一次来是在他去世前3个月,拄着拐杖的艾黎摸着孩子的头,教导他们珍惜学习时光。

  兰州城市学院校长王汝峰说,该校不但保留了艾黎精神务实创新的传统,学校还升格为大学,可容纳更多学生,在更多学科方面传承艾黎精神。

  新西兰“90后”毛利族大学生图伊(音译)第一次来到中国,此行让他“感受到两国深厚的友谊”。图伊说,“重走路易·艾黎之路”并非简单重复他当年做过的事情,而是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作为青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两国作出贡献。(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