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50年心路:把自己当成老黄牛(图)

10.07.2015  14:42

60多岁的王纪洪正在用电脑写稿件

人民网南昌7月10日电 (记者  秦海峰)他不是科班出身,但是稿件却经常见诸报端,成为许多记者的榜样;他从15岁开始写,笔耕不辍50年,作品逾千万字;日前,人民网记者走进江西住建厅,聆听老新闻从业者王纪洪的50年写作心路。

作为一个新闻作者,对于新闻写作,我钟情了大半辈子。”回忆起自己半个世纪的新闻经历,王纪洪这样说道。

从15岁开始写,到现在65岁,老王笔耕不辍地竟写了50年,按发表文章的字数来算,粗略统计已逾千万字,还曾经获取过中国新闻奖、江西新闻奖等。

从给师傅们读报到编写黑板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老王后来半脱产担任了单位担任兼职宣传员。

当时,老王的月工资18元,交给家里17元,用自己零花的1元钱自费购买了方格稿纸、信封和邮票,将单位上的好人好事写成新闻稿,电台和报纸投稿。雪片似的稿件投过去却杳无音讯。

尽管如此,我却毫不气馁,照写不误。后来一位电台的编辑给了我一封退稿信并提供了去书店买新闻写作书籍的信息。我这才慢慢地摸到新闻写作门路。没过多久,我的新闻处女作便被媒体采用了。”  王纪洪回忆说。

那个时候,写稿是个苦差事,刚起步时,老王用手写、骑车送。苦中有乐、苦尽甘来,老王在先后受聘于一家行业报纸和省级党报,新闻写作也由此正式起步了。

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却具备着牛一样的秉性:坚韧、勤勉、执著。我正好属牛,多年来也一直崇尚牛的精神,把自己比作一头老黄牛。断断续续写了这么多年。”回忆自己50年写作之路,王纪洪这样评价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的更新,新闻写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写作由复写到打印、由邮寄到发邮件、由纸质到网络。

凡事只要有了兴趣,许多困难可以得到克服。为了写作需要,老王50岁学会了打五笔,55岁学会了发邮件,60岁学会了发QQ,63岁学会了上微信、写微博。

为了合规从业,老王61岁时冒着酷暑,只身专赴京城,参加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新闻资格培训,获取了全国统一制发的新闻记者证。2015年,66岁的老王,又通过了全国第二批新闻采编人员岗位考试,重新换发新闻记者证。

2009年10月,王纪洪从江西省住建厅光荣退休。然而,对自己投身半个世纪的行业和新闻报道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老王选择了继续坚守。

回望50年新闻写作历程,老王总结了三条:一是写不厌。我从学徒到当上党委书记、从企业到机关、从在职到退休,都没有中断新闻写作。这其中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二是写得多,只要留心寻,处处有新闻。三是写得快,新闻的时效性很强,今天的新闻实际上就是明天的历史。要讲新闻的时效,就需要自己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

从事新闻报道,认真二字必不可少。对一些新闻事实和数据的采访,务必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  王纪洪说。

“我的生理年龄慢慢地衰老,但我自我感觉新闻写作的灵感并没有枯竭。抚今追昔,我格外珍惜。组织的器重、同事的帮助,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催我‘老骥伏枥  ’。媒体的支持、家人的理解,是一股温馨的暖流,促我释放余热而‘鞠躬尽瘁’。”  王纪洪感叹道。